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從AI、(5G/6G)到電動車與量子計算 - TEEMA委員會 跨域創新與應用落地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文/電電時代編輯小組 圖/Shutterstock

進入AI生成與算力爆發的新世代,科技已不再是單點突破,而是系統化升級的關鍵動力。從生成式AI帶動的算力基礎設施競賽,到5G/6G高速通訊重構全球聯網架構,再到電動車、生醫感測、量子運算等複合型應用場景,科技創新已成為國家競爭與產業全球化的起點。台灣作為全球ICT、半導體與工業電腦的關鍵生產地,正面臨科技主導力重構與產業鏈位階躍升的歷史機會。

TEEMA 四大核心與23 委員會:
推動跨域科技治理與產業升級

為回應這場科技深水域競賽,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推動「四大核心——永續、能源、科技、國際」為目標任務,並以「科技的TEEMA」為行動框架,建構以AI、通訊技術發展、車用電子與量子應用為核心的跨域創新與應用架構。TEEMA為此整合八家公協會,成立AI創新應用聯盟(AIIA),同時也透過四個類別共23個專業委員會的平台能量,全面串聯從政策建言到技術落地的產業治理與升級推進。

永續的TEEMA:包括永續發展委員會、產業政策委員會、產業發展委員會、國際經貿委員會與大陸經貿委員會等五大「召集別委員會」,共同引領政策倡議、產業升級與國際合作。

自2024年正式加入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GeSI)後,為深化AI技術與永續目標之間的對話與實踐,預計於2025年5月底舉辦「全球AI永續賦能高峰會(AI with Purpose Global Summit Taipei 2025)」,將集結來自歐、美、日及新興市場的科技企業領袖、國際智庫、永續顧問與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討AI如何賦能製造業減碳、交通運輸智慧化、能源管理最佳化及供應鏈ESG協同治理,並促成跨國策略合作。

能源的TEEMA:能源與儲能委員會、電動車委員會、重電機委員會與LED與照明委員會等「產業別委員會」則聚焦於儲能、充電樁、車電、再生能源與智慧照明等應用系統的升級與外展,並以跨國供應鏈合作與標準制定為推動軸心。

科技的TEEMA:整合半導體與AI應用委員會、資訊與通訊委員會、智慧解決方案委員會、智慧醫療健康科技委員會、電子組件委員會、印刷電路板委員會、平面顯示器委員會、家電委員會與元宇宙委員會等專業平台,深入AI、6G、邊緣運算、工業自動化、智慧醫療與顯示技術等領域的創新場域,並聯合AIIA聯盟推動從關鍵零組件到系統應用的上下游整合。

國際的TEEMA:透過標準與安規委員會、供應鏈管理平台服務委員會、數位轉型委員會與資訊安全與生態系統委員會等「專案別委員會」,積極協助企業導入國際標準、強化資安防禦、落實數位化轉型與透明供應鏈治理機制,同時,TEEMA持續籌組國際參訪與交流團,期間已陸續前往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德國、捷克、波蘭、日本、泰國、越南、印度等,聚焦於電動車、AI伺服器、量子計算與低碳製造等關鍵技術領域,推動台灣企業與當地政府、公協會、學研單位及產業園區建立實質合作平台。未來,TEEMA將進一步強化與東協、南亞、中東歐與北美市場的雙邊機制,打造以台灣為樞紐的全球產業鏈協作網絡,實現從技術輸出到策略聯盟的全面布局。

這23個委員會,依據產業屬性、政策議題與創新推進需求所建構,正是「科技的TEEMA」從構想到實踐的組織基礎與行動引擎,協助台灣產業在AI、能源、智慧製造、量子與永續等技術浪潮中,成功轉型並邁向全球。

從晶片到應用,台灣科技佈局全球舞台
AI晶片被視為這波創新鏈條的技術起點。隨著OpenAI與NVIDIA等國際科技巨頭大量投入HPC與AI模型運算架構,晶片性能與模型訓練效率已成為制高點,TEEMA亦主張AI晶片不能脫離應用而孤立發展,必須與AI伺服器、邊緣裝置及工業場域同步驗證,進而掌握「應用帶動技術」、「市場反饋迭代」的迴路。

在通訊與聯網技術方面,結合資訊與通訊委員會與工研院、資策會資源,鎖定5G/6G前瞻應用及低軌衛星通訊技術,推動通訊元件、基地台模組、接收天線等供應鏈協作。面對歐盟與日本市場對6G開放架構的標準競爭與場域布局,旨在讓台灣5G/6G設備與標準能在國際聯盟中占有主動席次。尤其在智慧交通、智慧製造、跨國物流等多邊應用場景中,通訊能力不再只是連接,而是系統運作與數據安全的骨幹。

另一方面,電動車與量子科技將同樣是產業可能成為全球化升級的戰略出口。在電動車方面,TEEMA電動車委員會邀請半導體、資通訊、汽車電子、電動車與整車廠等業者成立「台灣車輛系統整合聯盟Taiwan V-team」(簡稱V-team),透過互信互利的聯盟運作,提供台灣車輛、汽車電子及半導體業者之間的有效互助合作,並協助業者拓展全球市場。至於尚處於技術初期但具未來顛覆性的量子科技,TEEMA支持並極積參與台灣量子電腦暨資訊科技協會(TAQCIT)推進量子研究人才培育與技術場域的合作。

科技治理與創新人才的雙重推進
打造一個具有韌性與前瞻性的科技生態系,絕非僅靠技術開發或資金投入所能成就。制度建設、標準治理與人才供應,正是支持創新持續發生的根基。

TEEMA深刻意識到,在AI、5G/6G、量子計算與電動車等領域的國際競逐中,唯有同步強化「技術規格制定權」與「人才鏈結力」,台灣產業方能在全球科技轉型的核心軌道中佔有一席之地。

因此,TEEMA透過標準與安規委員會,積極參與IEC、IEEE、ISO等國際組織的標準制訂與專案草擬,推動台灣電動車充電介面、6G模組連接介面、AI伺服器電源規格、邊緣運算設備資安認證等標準與全球接軌。

同時,協助會員企業取得RoHS、CE、UL、REACH等重要輸出國安規認證,加快高科技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法規門檻,尤其在歐洲、印度、中東與北美日益嚴格的供應鏈合規壓力下,成為服務會員拓展全球市場的關鍵後勤支援。

在產學研鏈結方面,亦常與國內多所科技大學與研究機構,包括陽明交大、清大、成大、台科大、中科院與資策會、工研院,進行實務上的合作,希望將AI晶片設計、5G基地台測試、電動車功率模組、量子模擬演算等尖端技術,導入企業專案與創新實驗室,創造「校園即場域、專題即產品」的應用研發生態。

科技 × 國際鏈結,
讓台灣躍升全球創新中樞

面對技術主導全球權力重組的關鍵年代,TEEMA委員會所推動的跨域科技生態建構,不僅成為台灣產業升級轉型的關鍵力量,從AI、5G/6G、電動車到量子計算,TEEMA委員會以系統性整合平台的角色,串聯產官學研、鏈結國內外,推進技術創新與市場應用雙輪驅動。
台灣若要在這場全球賽局中持續占有技術價值鏈的主導權,必須不斷更新治理思維、重塑合作模式、釋放創造力。

TEEMA也將持續站在產業與政策之間的橋樑位置,扮演台灣在複雜變局中為ICT產業作為突破口,在全球舞台上發聲、發光、發展。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