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以數位與綠色雙軸驅動未來發展-永續的TEEMA-邁向2050淨零目標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文/電電時代編輯小組 圖/Shutterstock

攜手GeSI,引領台灣ICT 產業
邁向數位與永續未來

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危機日益加劇,數位科技正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身為台灣ICT產業的代表,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於2024年加入Global Enabling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GeSI,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成為該國際平台的一員,展現了台灣在數位與綠色轉型中的堅定承諾。

GeSI成立於2001年,匯聚了全球資通訊(ICT)產業的領袖企業,致力於推動永續解決方案。其會員超過100家,包括T-Mobile、AT&T、Verizon等入選道瓊永續指數(DJSI)的企業,以及來自亞洲的富士通、三星和台灣大哥大。GeSI專注於六大領域:環境變遷、通訊技術、公共政策、供應鏈、電子廢棄物及能源效率,旨在通過制定標準和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在產品設計、商業模式及供應鏈管理上實現永續目標。GeSI執行長Luis Neves強調,GeSI的使命是透過數位創新解決方案,實現《聯合國2030年議程》的承諾,打造更智慧、更永
續的世界。

電電公會作為台灣ICT產業的領導者,將永續納入核心價值,並積極參與國際對話與合作。加入GeSI後,電電公會將運用GeSI平台,推動台灣ICT產業接軌國際標準,並透過交流與合作學習歐洲等成功案例。2024年5月,電電公會將與GeSI共同在台北舉辦國際數位永續高峰會,聚集來自全球的政策制定者、企業領袖與專家,針對數位轉型、智慧能源及循環經濟等關鍵議題深入探討,共同制定解決方案。

為加速台灣ICT產業的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電電公會於2024年成立「AI創新應用聯盟」,串聯國內外資源,致力於運用人工智慧提升製程效率、優化能源管理及發展循環經濟模式。未來,AI技術將在會議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數據驅動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在碳足跡管理、再生能源利用及供應鏈永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透過與GeSI合作,電電公會進一步拓展了台灣ICT產業的國際影響力。電電公會積極參與國際碳市場,並與GeSI合作制定高品質碳交易標準,為企業提供更多實現減碳目標的彈性。同時,電電公會規劃參與2024年在巴西舉行的COP30氣候大會,與全球夥伴共商氣候政策,為台灣在國際永續議題中發聲。

電電公會認為,唯有結合科技與永續的力量,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根據GeSI的研究,2030年全球ICT技術可減少121億噸二氧化碳排放,其中製造業將是最大受益者。理事長李詩欽強調,台灣ICT產業必須積極接軌國際趨勢,將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視為企業的核心戰略,並推動全產業提升綠色能力與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

電電公會與GeSI的合作,標誌著台灣ICT產業邁向國際永續發展新階段。未來,電電公會將持續引領產業向低碳、數位化與智慧化方向發展,為全球數位與綠色經濟貢獻台灣的力量,共同打造更加永續的未來。

以智慧與淨零科技為雙軸
推動數位與綠色產業轉型的永續策略

面對全球暖化的嚴峻挑戰,永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目標。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EP)2024年的最新報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已達到57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2030年與2035年的減排目標分別面臨190至220億噸及260至290億噸的缺口,顯示出現有減排措施尚不足以達成控溫於1.5℃的承諾,若未能加速行動,世紀末全球溫升恐將達到3℃。在此背景下,如何以百米賽跑的速度實現低碳轉型成為當務之急。

推動數位與綠色產業雙軸轉型
數位技術與綠色科技的結合提供了一條可行的轉型路徑。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運算等數位技術正在深刻影響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103個子目標,這些技術不僅能有效減少碳排放,還能提升產業效能。《GeSI SMARTer2030報告》指出,透過數位技術應用,全球可於2030年前減少12億噸碳排放,相當於20%的全球總排放量。然而,要充分釋放這些技術的潛力,仍需制定科學基礎的產業標準,並強化跨領域合作。

同時,國際氣候政策也在積極推動轉型進程。

2024年的COP29氣候大會要求各會員國在2025年的COP30提交更加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並通過《巴黎協定》第六條的新碳市場規則,藉此推動國際減排合作。在國內層面,台灣政府亦在《氣候變遷因應法》框架下,於2024年公告了碳費徵收相關法規,並計劃自2025年起正式實施碳費機制。與此同時,台灣首家碳權交易所於2023年成立,為企業提供了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減排的渠道,並以碳費和碳交易互補的方式,激勵產業投入低碳技術改造。

然而,全球在電子廢棄物管理方面的進展卻不容樂觀。根據2024年的《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2022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產量已達6200萬公噸,但只有22.3%的廢棄物被妥善回收。隨著消費需求增長、產品壽命縮短等趨勢,2030年的電子廢棄物預計將增至8200萬公噸,這對資源循環和環境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推動循環經濟、促進資源高效利用將成為未來的重點工作。

打造國際級淨零智慧科技產業生態系
為了加速低碳經濟的發展,台灣政府規劃通過國發基金成立「綠色成長基金」,提供100億元資金支持,未來十年將集中投資於淨零永續新興產業,並引導民間資金共同參與。這不僅有助於促進國內淨零產業的快速成長,還能創造更多綠色就業機會,為台灣綠色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政策設計上,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既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因此,政府需要發揮引導作用,確保數位與綠色產業雙軸轉型的平衡發展。例如,在碳定價政策中,應確保徵收的碳費有專款專用,用於支持企業減碳投資,並通過補貼等方式降低企業轉型成本。此外,制定循環電子產品的標準,從材料採購、產品設計到回收處理的全生命周期入手,推動資源循環利用。

另一方面,發展國際級淨零智慧科技產業生態系統也是一項重要的長期策略。這需要以淨零與智慧化為核心,構建完善的區域發展規劃,並整合國內外的技術與資源優勢。台灣可以利用其科技產業的競爭力,加速傳統產業的數位化與低碳化,同時推動能源技術服務公司的設立,實現全產業的智慧能源應用。

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亦是產業轉型的關鍵。政府應優化國土規劃,推動現有園區的立體化更新,並在新建園區中強調綠能與淨零技術的應用。此外,完善交通和生活基礎設施,吸引全球人才參與,打造國際級的智慧科技聚落。

在國際合作方面,台灣可積極參與全球碳市場,並與國際認證機構合作,制定高品質的碳權交易標準。這不僅能提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還能為企業在實現國家自主貢獻(NDCs)目標過程中提供更多彈性與支持。

轉型的成功需要全民參與與共識。推廣綠色辦公、倡導低碳生活不僅是企業的責任,也是每個公民可以實現的日常行動。通過全民對話與教育,提高公眾對永續議題的關注度與參與度,將有助於促進整體社會的低碳轉型。

台灣科技領袖引領綠色轉型:
科技與永續的典範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挑戰,綠色轉型已成為全球企業競逐的關鍵戰略。台灣科技產業在這場轉型浪潮中展現非凡潛力,其中鴻海科技、英業達、緯創資通、台達電子及台積電等領頭企業,以其創新能力與永續實踐成為全球典範,展示科技與永續結合的無限可能。

鴻海科技集團作為全球電子製造領導者,積極推動低碳製造轉型。集團以「綠色製造」為核心,實施能源效率提升計畫,並逐步在全球工廠導入再生能源,目標在2030年前實現70%的綠電使用比例。此外,鴻海持續推動智慧製造技術,運用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技術優化能源管理,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並推出「碳中和供應鏈」計畫,協助供應商達成淨零目標。

英業達在綠色轉型的過程中,致力於將科技應用於循環經濟模式。公司推出一系列綠色產品,從設計到製造均考量產品全生命週期對環境的影響。英業達透過提升回收材料的使用比例,並設立回收再利用中心,減少電子廢棄物的產生。同時,英業達積極推動智慧製造,開發可持續能源解決方案,協助客戶和合作夥伴降低碳足跡,實現雙贏的永續目標。

緯創資通專注於電子產品的綠色設計與製造,率先在業界推行「產品碳足跡透明化」計畫,讓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每個階段都符合永續原則。緯創資通不僅要求自身達成碳中和目標,還將綠色理念擴展至供應鏈,打造完整的綠色供應鏈體系。公司透過大數據分析與AI技術監控供應鏈碳排放,並以教育與資源共享的方式,幫助供應商提升綠色能力,共同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台達電子以「環保 節能 愛地球」為品牌使命,專注於能源效率提升和綠色技術的研發。公司持續投入新能源技術,包括太陽能、風能及電動車充電解決方案,並推出高效節能產品,協助全球客戶降低能源消耗。台達電子同時展現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國際碳排市場,承諾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其總部獲得多項綠建築認證,成為企業節能減碳的最佳示範。

作為全球半導體製造龍頭,台積電在綠色轉型上展現領袖風範。公司不僅率先承諾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還積極採購再生能源,目標2025年100%使用綠電。台積電運用其尖端技術,開發低功耗晶片,為客戶提供更環保的產品選擇。同時,公司積極推行水資源管理與廢棄物減量措施,實現製造過程的資源循環化。

台積電的永續策略贏得全球認可,連續多年入選道瓊永續指數,成為科技與永續結合的最佳典範。

科技驅動永續:台灣的全球影響力
鴻海、英業達、緯創資通、台達電子及台積電這些企業,以其卓越的科技創新能力與永續實踐,向全球展現台灣科技產業的無限潛力。從智慧製造到再生能源,從循環經濟到綠色供應鏈,他們不僅推動台灣ICT產業邁向低碳轉型,更引領全球產業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台灣科技企業的綠色轉型之路,不僅證明了科技與永續結合的可能性,更為全球永續發展樹立了典範。

未來,這些企業將持續以創新技術與實際行動,攜手政府與民間社會,共同推動數位與綠色產業的雙軸轉型。

在此基礎上,台灣有望在全球永續發展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為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貢獻力量,共同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