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2030與2050的時代挑戰與機遇-TEEMA四大核心任務:引領台灣產業共創2050新未來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地緣政治局勢動盪不安、科技迅速發展深刻影響著全球經濟與產業,2024年美國大選後,川普重返白宮,其施政方針預計將帶來一系列深遠影響,包括對美中貿易政策的強化、美國製造業回流的推動,以及對盟國科技供應鏈的重塑。這些政策不僅可能加速全球供應鏈的重新分配,也將加劇地區間的經濟與技術競爭。

在這樣的背景下,2030與2050年成為各國面臨重大挑戰與機遇的關鍵節點。對台灣而言,美國政策的變動將對ICT產業的全球定位產生直接影響,例如在半導體、量子技術及人工智慧等領域,台灣將面臨更多的機會與壓力。如何在這樣的國際格局中保持技術領先並鞏固供應鏈韌性,將是未來產業發展的核心議題。

台灣作為全球ICT產業的核心地位,肩負著引領產業轉型與升級的重任。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以「永續、能源、科技、國際」四大核心任務為基石,協助產業適應地緣政治與市場變遷,積極抓住美中科技脫鉤、美墨產業深化合作等帶來的機遇,同時推動產業邁向更高效、更永續的未來,為2050年的全球舞台打下堅實基礎。

永續的TEEMA:邁向2050 淨零願景
TEEMA秉持社會責任,將「永續」納入核心價值,積極響應全球淨零排放的趨勢,呼應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1)及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UNSDGs),發布了《台灣ICT產業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提出三大推動路徑、八大策略,並與會員廠商共同宣示減碳目標,並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展現實踐永續的決心和態度,並於2024年加入Global Enabling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GeSI,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成為八大公協會中首個加入該組織的成員,進一步強化與國際永續發展的接軌。同時預計於2025年5月,電電公會將與GeSI共同在台北舉辦國際永續大會,聚集來自全球的政策制定者、企業領袖與專家,針對數位轉型、智慧能源及循環經濟等關鍵議題深入探討,共同制定解決方案。

然而,作為GeSI的一員,除了積極參與其倡議,推動「數位新使命」(Digital with Purpose)等專案,透過共享最佳實踐標準與績效評估框架,協助會員企業強化永續策略與減碳能力,更積極促進台灣企業與全球夥伴的合作,特別是在儲能技術、智慧電網及再生能源的創新應用領域。通過參與GeSI的全球峰會與跨國交流活動,及時掌握國際政策與市場趨勢,並協助會員企業在符合國際標準的基礎上,拓展減碳技術與服務的全球商機。

同時藉由這一平台,深化了與國際組織的互動,促成技術與市場的雙向交流,加速會員企業在能源創新和低碳技術上的應用與落地,TEEMA的定位希望不僅僅是參與者,更是貢獻者,透過提供台灣能源轉型的成功經驗,助力全球的淨零排放目標實現,並鞏固其在國際永續發展中的領導地位。

能源的TEEMA:能源轉型與儲能新未來
為實現再生能源與節能目標,TEEMA成立能源與儲能委員會,並推動台灣儲能系統產業聯盟,致力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在促進淨零排放的進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在氣候變遷持續威脅與能源需求急遽增長的壓力下,該聯盟專注於打造涵蓋發電端、電網端與用電端的全產業鏈儲能解決方案。會員企業已超過125家,涵蓋電力管理、儲能技術及智慧微電網的應用,逐步形成完整的低碳供應鏈,並著眼於推動節能診斷、培訓儲能人才及制定相關技術標準,全面升級綠能基礎建設。

根據2024年的數據,會員企業在節能診斷與儲能技術應用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例如,2023年的節能入廠診斷計畫成功挖掘22.168 MW的節能空間,節電率最高達38.9%。這些成果有效降低了工業用電負擔,同時顯著提升了能源效率。聯盟強調「以技術促進減碳,以創新驅動永續」,積極推動將先進儲能技術與再生能源相結合,透過智慧微電網與Grid-forming能力的應用,引領台灣邁向區域化、分散化的能源供應新模式,進一步提升能源安全性與穩定性。

為促進低碳轉型,該委員會與政府攜手推進節能與儲能相關政策,如能源管理體系評估及人才培訓計畫,在全球綠能技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委員會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建立儲能技術的全球標準與示範項目,協助會員企業在新能源領域奠定領先地位。從發電端的光儲與風儲技術,到用電端的家庭與工業儲能系統,各類應用已全面提升了產業的低碳競爭力,成為產業低碳轉型的典範,平衡了減碳目標與經濟效益。

為深化能源轉型與永續發展,TEEMA加入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GeSI),展現對國際永續目標的承諾,並提升台灣在全球能源與減碳技術領域的影響力,放眼未來,TEEMA計劃進一步深化推動再生能源與儲能技術,以及智慧微電網的全球示範應用,並完善相關政策。同時,將專注於氫能與碳捕捉(CCUS)等關鍵技術的突破,持續引領能源轉型,在淨零排放目標下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開創能源創新與永續發展的新時代。

科技的TEEMA:創新驅動產業升級
台灣ICT產業正處於技術創新的風口浪尖,TEEMA憑藉推動AI創新應用聯盟(AIIA)、半導體與AI應用委員會,以及智慧醫療健康科技委員會,積極推進AI、5G、智慧醫療及電動車等領域的技術應用與發展。這些舉措不僅是希望讓台灣成為全球ICT供應鏈中的核心力量,更進一步強化了國內外企業的技術競爭力。

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範圍涵蓋自動駕駛車輛的精密系統整合、醫療影像分析的精準診斷,以及智慧工廠的生產流程優化,已實現多個市場突破。電動車的車聯網技術(V2X)和智慧座艙設計進一步拓展了汽車產業的可能性;在醫療領域,輕量化、穿戴式設備結合數據儲存與運算的應用,為智慧醫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些努力讓精準醫療與智慧製造得以快速推進,成為多產業技術革新的典範。

為促進技術交流與全球合作,公會積極籌辦及參與國內外的技術論壇與展覽,包括像是:AI技術與應用展望論壇、AI x IA創新應用論壇、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及5G相關等活動,推動技術與市場的接軌。同時,對量子運算的前瞻布局也顯示出未來在量子技術應用上的潛力,特別是台灣自主研發的5位元超導量子電腦的成功,為相關產業創造了新的發展空間。隨著量子國家隊的組建及對國際市場的深度合作,這一技術領域將成為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引擎,技術創新將持續推動智慧電網、量子運算與人工智慧的多元應用落地。藉由深化國際合作與產業鏈整合,台灣ICT產業將在全球技術生態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同時為產業的永續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國際的TEEMA:鏈結全球的台灣產業
台灣ICT產業持續展現全球競爭力,透過深化國際合作,促進技術與產業鏈的全面融合,積極拓展全球市場佈局。2024年,TEEMA率領會員企業布局北美、亞洲及歐洲市場,強化產業鏈連結與市場滲透力,並以創新合作模式擴展台灣產業的國際影響力。

在北美市場,台灣企業加速融入美墨地區的電動車及半導體供應鏈,並參加SelectUSA投資高峰會及相關科研訪問,專注於量子運算與光電科技領域的合作機會。同時,透過與墨西哥汽車零部件製造業協會的合作,協助台灣供應商進入美墨市場,涵蓋車電系統、充電設施及電池模組等領域。

亞洲方面,印度成為台灣重要的合作夥伴,透過CEO圓桌論壇及產業鏈結高峰論壇等平台,深化雙邊在半導體、ICT及電子製造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坦米爾那都邦設立的「台商特區」為台灣企業提供土地補助及高科技產業扶植政策,吸引更多台商進駐。同樣地,越南及泰國也持續成為台灣企業拓展新興市場的重點國家,雙邊合作聚焦於PCB製造、汽車組裝及電動車零組件領域。

歐洲市場則在半導體與智慧製造領域上展現高度潛力,尤其捷克與波蘭在歐洲「晶片三角」中的戰略地位因台積電在德國設廠而進一步提升。2024年的中東歐參訪計畫涵蓋波蘭、德國及捷克等國,帶領會員企業深入了解當地投資機會,並促成與當地電子及半導體產業的實質合作。

2025年,台灣產業將進一步推進全球化發展,以「技術創新、區域融合及永續發展」為核心目標,深化與北美、亞洲及歐洲市場的長期合作。美墨市場將聚焦於加強電動車供應鏈整合,並在量子運算與AI技術應用中占據領導地位;亞洲市場將藉由加強印度、越南及東南亞其他國家的合作,促進半導體及再生能源技術的應用;而歐洲市場則以波蘭為中心,強化「晶片三角」的全球地位,並在智慧製造及循環經濟領域推動更多創新專案。

透過與全球市場的深入合作,台灣I CT產業將不僅是技術供應者,更成為全球科技與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2025年的藍圖,不僅代表台灣產業的持續成長,也展現了其對全球市場的貢獻與承諾。

共創2050 的永續與繁榮未來
2050年的台灣,將不僅是科技創新的領航者,更是全球永續發展的典範。在應對氣候變遷、資源有限及產業轉型挑戰中,台灣有責任以科技與創新引領產業的全面升級,並以永續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繁榮。透過加強國際合作,深化與北美、亞洲及歐洲市場的聯結,台灣企業將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實現低碳排放與數位化轉型。

TEEMA秉持「永續、能源、科技、國際」四大核心任務,將台灣的技術實力與全球永續需求相結合,創造更多智慧製造、循環經濟與綠色能源的應用場景。隨著量子運算、人工智慧與再生能源等關鍵技術的突破,台灣產業將不僅提升經濟競爭力,還為全球科技創新與減碳目標提供解決方案。

2050的願景不僅是產業的成功,更是社會與環境的和諧。TEEMA與會員企業攜手,致力於打造一個科技驅動、環境友善、社會共榮的台灣,將科技創新與人類福祉緊密結合,實現「經濟日不落國」的偉大目標,為全球帶來永續與繁榮的新未來。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