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和資源短缺的嚴峻挑戰下,台灣將以ICT為核心的科技產業展現引領全球永續轉型的非凡潛力。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作為產業領域的代表公會,積極凝聚會員企業的力量,成為連接科技創新與永續未來的重要樞紐。TEEMA與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 (Global Enabling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 GeSI)密切合作,將數位科技應用於推進全球減碳和永續目標,推展台灣ICT產業在國際舞台上的領導地位。
TEEMA將持續透過提供政策建議、資源整合和國際交流平台,協助企業加速實現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目標。同時作為GeSI的成員之一,TEEMA積極參與全球減碳政策的制定,並通過推動循環經濟和數位轉型來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TEEMA與GeSI共同推出的Digital with Purpose(DwP)行動框架,強調數位技術如何支持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並推動台灣ICT企業加速採用低碳技術和永續供應鏈管理。
科技與環境的雙贏:領頭企業的綠色典範微軟和Google等國際知名企業已承諾於2030年實現「全天候無碳能源」(CFE 24/7),為其他企業樹立了典範。該計畫強調每小時的電力消耗均來自零碳能源,代表著企業減碳的新趨勢,也成為全球能源策略的重要指標,然而,TEEMA多家會員企業如鴻海科技、英業達、緯創資通、台達電子與台積電等在綠色轉型中成為佼佼者,展現了科技與永續結合的無限可能。
台積電(TSMC):於2021年宣布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並積極投入再生能源採購。根據其最新策略,台積電將在2030年實現全球生產據點使用60%再生能源的目標,並計劃在2040年提前實現全球營運據點100%使用綠能的承諾,成為亞洲區域RE100倡議的核心推動力量。為了支持能源轉型,台積電與多方合作,持續投資於風能與太陽能項目,並在2023年成為台灣最大綠電採購企業之一,展現其在能源永續上的主導地位水資源管理與循環經濟在水資源管理方面,台積電持續提升製程用水的循環再利用率,目前已達到87%以上,並計劃進一步提升至90%。通過創新技術,台積電建立了先進的水處理與回收系統,致力於在生產過程中減少對天然水資源的依賴。此舉不僅降低了營運風險,還為全球循環經濟樹立了良好的示範。

● 綠色製程與供應鏈管理
台積電致力於推動綠色製程,採用先進技術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時,台積公司強調永續供應鏈管理,與供應商合作推動環境友善的生產方式,攜手產業建立低碳供應鏈。
● 社會責任與員工發展
台積電致力於營造多元共融的工作環境,推行性別平等與公平薪酬政策,並為員工提供完善的技能培訓與發展機會。此外,台積電積極參與社區建設與社會公益活動,例如教育支持、醫療捐助與環境保護項目,展現其對社會的深刻承諾。
鴻海科技(Foxconn):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服務(EMS)供應商,積極推動永續發展,展現其對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的承諾,2024年12月,鴻海旗下揚信科技與渣打銀行簽署了新臺幣22億元的綠色貸款協議,資金將專用於高雄電池中心的綠建築專案。該中心預計取得臺灣建築中心的「生態、節能、減廢、健康」(EEWH)或美國綠建築協會的「能源與環境設計先導認證」(LEED)黃金級或以上的認證,體現鴻海在環境責任上的積極作為。
● ESG治理架構與策略
鴻海於2007年成立企業社會責任(CSR)委員會,2022年更名為永續委員會(Sustainability Committee),並設立環境(E)、社會(S)、治理(G)三個小組,分別由集團環保長、人資長和稽核長領導,全面推動ESG策略,此外,鴻海制定了14項長程目標,強化董事會職能與多元性,堅守誠信廉潔,並將ESG擴展至供應鏈管理,落實「永續經營=EPS+ESG」的理念。
● 減碳目標與國際認證
鴻海積極響應氣候行動100+(CA100+),並制定科學碳目標(SBT),承諾於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為達成此目標,鴻海於2024年加入RE100倡議,目標在2040年達成全球營運100%使用再生能源。
同年,鴻海的減碳目標通過了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組織(SBTi)的驗證,標誌著其在環境永續推動上的重要里程碑。
● 供應鏈永續管理
鴻海於2024年首次發布供應商責任報告書,強調透過評鑑認證、績效監控、稽核輔導與優獎劣汰四大階段,落實供應鏈管理。鴻海在全球擁有205個廠區和辦公室,分布於24個國家地區,與超過1萬家供應鏈夥伴合作,展現其推動價值鏈永續願景的決心。
● 永續發展獎項與榮譽
鴻海在2024年獲得多項永續發展獎項,包括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頒發的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APSAA亞太永續行動獎、GCSA全球永續報告書銅獎及台灣生物多樣性銅獎等,總計七項殊榮,展現其在全球永續發展領域的卓越領導力。
英業達(Inventec):於2022年設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作為公司永續發展的最高指導組織,該委員會下設六大功能小組,分別為公司治理、綠色創新、永續環境、永續供應鏈、風險治理及社會共融,每個小組均由高階主管擔任組長,全面監督和推動公司的永續發展策略。
● 低碳經濟與環境永續
英業達積極響應全球氣候變遷議題,制定了明確的減碳目標。以2020年為基準年,目標在2024年減少16.8%的溫室氣體排放,2025年減少21%,並在2030年達到減少42%的目標。此外,英業達推動產品的綠色創新,致力於提高產品包裝材料的可回收性和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預計在2030年將筆電產品包裝材料的去塑化比例提高至85%以上。
● 人才永續與多元共融
英業達重視人才的培育與發展,致力於打造多元、平等、共融的職場環境。公司每年為技術職員工提供平均25小時以上的訓練,並計劃在2030年將此數字提升至30小時。同時,英業達強調人權保障,對新進人員和現職人員進行員工行為準則的教育訓練,目標在2030年達到99%的覆蓋率。
● 社會責任與社會共融
英業達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展現企業社會責任。
自2013年起,連續10年支持臺灣世界展望會舉辦的「飢餓三十大會師」系列活動,並連續28年響應捐血活動,每年定期舉辦四次捐血活動,為捐血中心提供穩定的供血來源。此外,英業達集團公益慈善基金會自2012年起,連續11年贊助關渡自然公園,保護珍貴的濕地環境,推動弱勢關懷和偏鄉教育,實際參與四季農事體驗與環教活動,為大眾營造親近自然、學習生態的優質環境。
● 永續發展獎項與榮譽
英業達的永續努力獲得多方肯定。在2024年第十七屆台灣企業永續獎中,英業達榮獲「百大永續典範企業獎」和「永續報告獎」兩項殊榮,彰顯其在永續發展領域的卓越表現。

緯創資通(Wistron):為深化企業永續發展與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緯創於2019年在設立「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並於2021年成立「企業永續發展辦公室」,協助營運各面向永續發展事務之推行與管理,確保永續發展策略充份落實於公司日常營運中。
● 低碳製造與循環經濟
緯創以「循環再生經濟」為核心,推動低碳製造轉型,致力於減少製造過程中的碳排放。公司制定了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承諾於2030年達成營運活動碳中和,2050年達成價值鏈淨零排放。為實現這些目標,緯創積極提升綠電使用比例,2023年綠電使用比例已達66.47%,並持續在台灣及海外各營運據點擴大再生能源的使用。此外,緯創與供應鏈夥伴合作,推動低碳轉型,透過「WiZero低碳智能製造平台」與「低碳供應鏈計畫」,截至2024年6月累計減碳6,208噸,預計兩年可減碳超過13,000噸,遠超過原計畫預定之8,000噸目標。
● 綠色產品創新與研發
緯創致力於綠色產品的創新與研發,從設計開發階段即融入綠色設計概念,運用環境友善材料,並取得國際認證。2023年,緯創的綠色專利數較前一年提升26.5%,展現其在綠色技術研發上的投入與成果。此外,緯創與外部合作夥伴共同建立鋰電池回收產線,回收範圍涵蓋消費性電子產品、電動車電池模組以及生產電池時的邊角料,創造出一個綜合回收網絡,引領循環再生經濟的潮流。
● 幸福職場與員工發展
緯創重視員工的發展與福祉,致力於營造幸福共融的職場文化。公司頒布「多元平等共融(DEI)政策」,設定2030年的長期目標,並確立四項具體的實施路徑:營造DEI文化的職場環境、規劃DEI訓練發展計畫、促進員工資源團體(ERG)的運作、向供應商推廣DEI核心價值。緯創已成立首個ERG:Women in Wistron(WIW),賦能女性員工追求卓越職涯。同時,緯創於全球開展多項行動計畫以促進員工福祉,並投入超過三億元於各社會參與專案以創造正向影響力。
● 永續發展獎項與榮譽
緯創的永續努力獲得國內外多方肯定。在2024年,緯創入選標普全球永續年鑑,於電腦及周邊產品、辦公室電子產品產業中,獲得全球排名前5%的佳績。同年,緯創首度名列《時代雜誌》「2024年全球500大永續企業」。此外,緯創在CDP「氣候變遷」及「水安全」兩大環境主題評鑑中均獲得領導者等級(A List)之肯定,並連續兩年榮獲CDP供應商議合領先者之殊榮。
台達電子(Delta Electronics):作為全球領先的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供應商,台達電長期致力於永續發展,特別在智慧能源管理領域展現卓越領導力。
● 智慧節能管理與能源效率提升
台達電子提供多元的智慧節能解決方案,協助企業有效降低能耗,提升能源效率。截至2023年,台達累計協助全球客戶節省超過455億度電,相當於減少約2,45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為全球節能減碳作出重大貢獻。
● 支持台灣2050淨零目標
為響應台灣2050淨零排放目標,台達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的使用,並於2021年加入RE100倡議,承諾在2030年前達成全球營運據點100%使用再生電力的目標。
截至2023年,台達全球據點的再生電力使用比例已達76%,展現其在能源轉型方面的決心與行動力。
● 推動碳排放數據透明化與數位轉型
台達電子發起「台灣ICT永續綠戰隊」,與台灣微軟合作,推動碳排放數據的透明化,加速企業數位轉型。透過導入先進的數據管理平台,台達協助企業精確監測碳足跡,制定有效的減碳策略,促進整體產業鏈的永續發展。
● 再生能源技術投資與全球能源革命
台達持續投資於再生能源技術,包括風能、太陽能和儲能系統,致力於推動全球能源革命。
2023年,台達美洲區總部成為加州弗利蒙市首座通過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LEED零能耗(Zero Energy)認證的綠建築。該建築每年可產生超過140萬度的再生電力,實現自給自足,展現台達在綠建築與再生能源應用方面的領先地位。
● 國際永續認可與榮譽
台達的永續努力獲得國際肯定,連續十二年入選道瓊永續指數「世界指數」,並連續五年獲得全球電子設備產業最高分。在2022年的評比中,台達在「創新管理」、「環境報告」、「社會報告」與「人力資本發展」等多項指標上獲得滿分,彰顯其在環境、社會與治理(ESG)領域的卓越表現。
TEEMA的永續願景:
ICT產業的未來展望
在全球面對氣候變遷與資源有限的挑戰時,TEEMA會員企業同時也代表台灣的領頭企業典範,以科技引領永續,展現了堅實的承諾與具體的行動力。
無論是台積電的綠能採購計畫、鴻海的ESG治理策略、英業達的人才共融計畫,還是緯創與台達電子在低碳經濟與智慧能源領域的突破,這些企業以創新驅動綠色轉型,為全球產業樹立了典範。同時,他們也展現出台灣科技產業在實現淨零目標中的核心角色與全球影響力。
未來,隨著更多企業投入永續行動,TEEMA將持續推動產業合作與技術創新,攜手邁向更加智慧與綠色的未來,為全球科技生態系統的永續發展貢獻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