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專訪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理事長沈柏延 - AI助力企業數位轉型 彎道超車!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文/張小燕 本刊特約記者 攝影/游家桓

資訊科技發展和疫情加速企業數位轉型的進程,根據資誠(PwC Taiwan)與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下稱軟協)等單位所做的《2023臺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顯示,有七成左右企業期望透過數位轉型提升作業效率,以應對多變的經營挑戰;但是,有三成不知數位轉型該從何開始、近四成害怕投入的資金無預期成效。

「台灣仍存在嚴重的數位落差。」軟協理事長、大同公司總經理沈柏延指出,台灣中小企業超過160萬家,占全體企業的98%以上,一家大企業資訊部門動輒超過百人,數位轉型不是難事,最麻煩的是中小企業,既沒有資訊的組織和人員,也不知從何著手。從軟協的角度,AI就是一個彎道超車的主要資訊方案。

以數位轉型為主軸,聚焦三大技術、七大領域沈柏延說明,AI跟搜尋引擎最大的不同,Google是解決資訊來源的落差,只要輸入關鍵字,Google就會給你一大堆來源不同的資料,自己再去篩選;而OpenAI是解決知識不對等的落差,也就是只要會問問題,不論是博士還是小學生,都能得到所要的答案。問題是,如何用?如何用AI做會議紀錄、做簡報、文案生成,或是相關的資料庫、客戶的回應?這些都不是只問問題就可以變成一個方案,還要有一套系統來管理,這就是軟體服務業能夠著力的地方。

軟協成立逾40年,一路見證台灣資訊產業發展,從電腦硬體到軟體服務,到變成平台化、網路化,如今數位化已存在各個角落。因應環境變化,沈柏延在四年前就任理事長時,以數位轉型為主軸,將理監事分工為二大類,一類以技術為主的數位促進,包括5G、AI、資安、區塊鏈;一類以領域(Domain)為主的數位促進,涵蓋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數位服務、數位行銷和ESG,加上推動開源軟體(Open Source)技術的聯盟。2023年再將5G與Metaverse結合,調整為「先進通訊暨元宇宙發展促進會」,區塊鏈則整合到各促進會;Domain部分增加AI大數據、零售暨物流、雲端運算、文化運動等共10個促進會,再加上資安長聯誼會。

「任何事情沒有組織就無法推動,而且一定要有宗旨、方法,然後組織來運作。」沈柏延指出,資訊科技有趣的是,同樣的技術運用在不同場域時,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案,因此除了技術,還要了解產業,各促進會就能發揮所長,提供專業建議與解決方案。

從單一流程到跨流程整合,用智慧化實現轉型
根據「2023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企業已將營運相關資料電子化,但只有三成企業能再進一步整合不同資訊系統。資訊化和數位轉型有什麼不一樣?

沈柏延指出,資訊化主要是解決單一流程效率的問題,每家公司幾乎都有資訊系統,但都是各做各的,業務、財務、服務部門有各自的系統,看起來效率都很好。如果要將服務部門資料讓業務部門可以運用,或是業務部門的接單讓備貨預測能夠做得更好,就需要跨流程整合,透過數位優化來提升營運的效能。

「要先有轉型的目標,再談手段。轉型目標出來之後,手段就不會只使用某個系統,而是好幾個系統一起動,甪一連串的資訊技術來達到轉型的目的,這才叫數位轉型。」沈柏延強調,過去可能要用好幾個資訊方案才能做到,現在用AI就可以解決,而且速度更快,也就是用智慧化來達到轉型目標。

結合AIIA 聯盟力量,推動AI 產業鏈穩健發展
綜觀工業歷史,從工業1.0使用蒸氣為動力,出現機械代替勞力;工業2.0以電氣為主要動力,進入電氣化時代;工業3.0以電腦協助人力製造,進入數位控制時代;到了工業4.0,則是以智慧製造為重點。近年興起的生成式AI被喻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最大的突破,迅速滲透到各行各業,當數位化越來越普及,資安更是關鍵議題,例如之前就曾爆出三星(Samsung)在引進ChatGPT後不久,就發生機密資料外洩事故。

沈柏延提及,許多企業主以為資安只是掃毒加防火牆,事實上資安是在保護企業的設備、數據、軟體、網路端不被攻擊,以及監督使用者行為,再隨時進行偵測、啟動、反應、對抗及復原,這幾個動作和五大面向就形成了「5乘5,25宮格」大的範疇,每一格裡都有不同的資安風險;軟協的資安長聯誼會下設電信金融、製造、醫療、服務加上資安韌性共五大產業SIG,將扮演推動資安治理及服務媒合的重要角色。

因應全球AI浪潮,電電公會與國內8家產業協會共同倡議籌組「AI創新應用聯盟」(AIIA),其中以軟體產業為主的就是軟協,未來將結合產業力量,全力推動AI技術與應用,協助產業轉型,促進台灣AI產業鏈穩健發展。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