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八大協會攜手合作 搶攻高達1.5兆美元商機 - AIIA聯盟啟動 凝聚台灣產業能量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隨著AI技術持續進化,及應用範圍持續擴大,AI早已成為產業推動數位轉型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

在這股趨勢下,特別是2022年底生成式AI問世之後,人工智慧結合效能持續攀升的AI晶片,成為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助力,預計未來10年的影響力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據DIGITIMES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AI Special Report」指出,全球生成式AI市場規模快速成長,2024年將達400億美元,預估2030年成長至1.5兆美元,光是2022年至2030年複合成長率(CAGR)即高達83%。

為凝聚台灣產業發展動能,搶攻高達1.5兆美元的AI商機,電電公會(TEEMA)聯合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AITA)、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IBMI)、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CIAT)、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CISA)、智慧產業電腦物聯網協會(ICAA)、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等,共同倡議組成AIIA聯盟(AI創新應用聯盟)。期盼藉此增進台灣發展AI應用之核心競爭能力,鏈結台灣廠商與國內外大廠技術接軌,促進軟硬體整合,扶植台灣AI技術能量,布局全球AI應用市場。

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CIAT) 理事長李世光表示,目前生成式AI市場發展處於初期階段,全球AI產值以AI運算設備的硬體為主,預估2024年占比達95%,未來5年AI相關軟體與服務的市場規模占比將快速提升。

雖然現階段台灣在AI產業位居領先地位,但未來10年經濟結構勢必會轉向以軟體與服務為主,所以我們必須提早準備以因應產業結構的轉變,建立可支撐台灣經濟持續發展的典範轉移模式。AI創新應用聯盟將以台灣在AI基礎架構的優勢,整合各協會的產業知識與強項,將資源投入於交通、製造、醫療、城市規劃等關鍵應用場景,以發揮最大影響力。

以半導體產業為基礎
整合八大協會能量

前面提到,AI應用範圍涵蓋日常生活中的智慧裝置,到高端科技領域的創新應用,舉例而言,現今備受關注的自動駕駛,透過AI即時分析與整合來自四面八方的資訊,可為用路人提供更安全的行車體驗;智慧家庭的應用,則透過AI技術,整合家電設備為一個智慧化、自動化的系統,從而提高民眾的生活品質和便利性;再者,隨著人口朝城市與都會集中所引爆的智慧城市浪潮,應用AI技術整合都市中的各項系統和服務,活用既有資源提升效能,進而優化城市管理和服務,改善市民生活品質;製造業積極導入的智慧工廠,則是通過整合AI技術在預測性維護、質量控制、生產流程優化,實現製造自動化、數位化和智慧化。

李世光指出,AI將是台灣產業創新與邁向智慧國家的重要關鍵。受惠於AI技術的持續發展,現今在各領域展現出多元應用模式,如提高產線自動化水準,促進產業創新,在各行各業中創造新價值和機會。只是AI應用涵蓋範疇非常廣泛,不容易透過單一業者或單一產業提
出解決方案,需要整合跨產業的知識與產業優勢,才能發展出一套可行的商業模式。因此,AI創新應用聯盟將籌組跨領域的專家指導委員會,指導AI應用運作和推動方向,啟動跨領域研發專案。

AI創新應用聯盟利用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優勢,鼓勵廠商投入車電、製造、醫療健康科技、城市等相關領域,以促進軟硬整合並加速形塑AI產業鏈。此外,AI創新應用聯盟也將連結全球廠商的AI研發與實際應用,為台灣產業建立資源串接管道,創建AI應用媒合平台,以拓展新的商機,共同促進台灣產業發展。

串連雲協小豹子
助台灣坐穩AI 中心

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CIAT)為促進台灣雲端物聯網(Cloud/AIoT)等產業創新應用開發,早在2013年即成立台灣雲谷雲豹育成計畫,協助入選團隊投入產品開發、商業鏈結、募資規劃、企業對接等輔導資源,期盼透過以大帶小的創業機制,助新創團隊拓展商業版圖,發掘科技產業的明日之星。截至目前為止,台灣雲谷雲豹育成計畫已成為培育新創的StarFab Accelerator,服務168家小豹子新創公司,成為全台最大的主題式定向育成加速器,募集資金超過41億元。

李世光表示,根據過往經驗,當一個產業的年複合成長率可達到15%時,就給予新創公司很大的成長機會,而AI的年複合成長率預估高達87%,自然是AI新創的絕佳機會。根據CIAT的統計,168家小豹子新創公司有近86家為AI相關公司,可成為政府推動AI產業化的最大推手。未來,AIIA聯盟也會與小豹子新創公司合作,扮演推動台灣持續坐穩AI中心的重要後盾。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