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煥鵬 本刊特約記者 攝影/賴建宏
「AI 創新應用聯盟」由電電公會攜手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AITA)、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IBMI)、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CIAT)、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CISA)、智慧產業電腦物聯網協會(ICAA)、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等八個產業協會共同倡議組成。「人工智慧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且AI技術十分複雜。」鈺創科技董事長暨電電公會常務理事盧超群,非常肯定電電公會以及理事長李詩欽一手促成並推動AI創新應用聯盟的成立,因為唯有群策群力才能加速台灣AI產業的發展,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台灣建構AI 生態系堡壘
迎接AI 產業鑽石年代
「未來二十年,即將進入AI產業的鑽石年代。」盧超群目前也是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會長,十年前,他擔任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時指出,2014年至2024年將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黃金十年,如今更直言AI產業正走向璀璨的鑽石年代。他認為,台灣具有多項競爭優勢,包括完整的硬體供應鏈及建構智慧系統的能力,以及ICT產業和半導體產業掌握關鍵技術與生態系等。盧超群用一張親手繪製的圖表,呈現台灣近二十年來的AI經濟產業鏈,從最基礎的水電、人才及資本,IC設計和IP服務、到晶圓代工、封裝模組,再到雲端運、5G、
物聯網,一層又一層為台灣建構出一座堅固的AI堡壘,鞏固國人的經濟產業鏈,持續創匯成長,造福人群。
「許多國外大廠以為台灣只是一個製造中心、他們稱之為Supply Chain。」盧超群說,用供應鏈的角度看待台灣實在是太狹隘了。台灣經過二十多年來的努力,已經成功建立AI堡壘。今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吸引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超微董事長蘇姿丰以及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等AI三巨頭造訪,以及來自全球的重量級買主共襄盛舉,在在顯示台灣在全球迎接AI時代來臨的關鍵時刻,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未來的AI是Intangible value。」盧超群指出, 台灣企業家非常務實的, 他們重視的是「Tangible」,真實且可觸摸到的利益,而不是無形資產價值。因此從現在看待二十年後的AI鑽石年代,它是一種抽象的intangible value。對於許多企業家而言,絕不可能讓投資打水漂兒,這將是台灣邁向AI鑽石年代必須克服的最大挑戰。
人工智慧應用廣泛多元
造福人類是首要任務
「DeCloakVision」是鈺創科技子公司帝濶智慧科技研發的創新隱私增強監視系統,採用先進技術保護個人隱私,同時實現對特定活動的針對性觀察和追蹤。目前這項產品已經應用在台灣的醫療院所,在確保病患的隱私保護之下,又能追蹤觀察病患,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和人力不足的問題。盧超群表示,除了智慧醫療之外,未來各種產業都能夠結合AI應用,因此各個公協會之間應該互動互通,才能夠知道不同產業的需求與問題,進而串接上下游產業創造AI商機。
「人工智慧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造福人類。」盧超群認為人工智慧未來的應用與發展,要更重視「同理心」(Empathy)和「適應性」(Adaptability)。
人工智慧持續發展,電影裡的AI機器人終會成為真實世界的一員。但是機器人沒有同理心,培養具有同情心、能夠幫助人的機器人,是值得深入研究發展的AI應用技術。此外,極端氣候嚴重威脅全球人類的安危,日前沙烏地阿拉伯出現51度高溫,造成500多人死亡,若是有AI機器人能夠預判極冷或極熱的氣候,並且在人類無法適應生存的環境中發揮功能,將是人工智慧帶給人類最大的貢獻。
面對嶄新的AI時代,台灣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才投入。盧超群指出,台灣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信任」(Trust)。政府能不能給予未來投入AI產業的年輕人一個安身立命的環境,讓他們不必為了經濟而擔憂,可以全心投入AI產業。為了讓人才願意留在台灣,政府和產業應該率先表態。盧超群說,相較於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台灣在AI產業的投資與發展明顯落後國際。可喜的是,AI創新應用聯盟成立後,挾帶著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優勢,串聯跨領域的公協會與業界廠商,共同建立一個AI應用商機媒合平台,不僅凝聚產業動能,也為台灣的AI產業創造無窮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