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新政府走馬上任 提出產業政策方向 - 從人工智慧到太空產業 持續提升台灣競爭力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文/陳玉鳳 本刊特約記者 圖/ shutterstock

台灣處於地緣政治的核心,且掌握全球科技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地位,特別是在半導體領域及AI浪潮下,臺灣展現不可或缺的影響力,因此我國第十六任總統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備受全球各大媒體關注,包括CNN、英國BBC、路透、華爾街日報、彭博、紐約時報、英國金融時報、日經新聞及華盛頓郵報等,皆有深入分析報導。

各大媒體相當關注賴總統對於兩岸關係的闡述,不過演說內容其實有頗大篇幅著墨於新政府的產業方向,新內閣多個部會首長也已提出施政重點,皆對台灣產業發展影響深遠。

前瞻未來 智慧永續
賴總統於就職演說提出推動臺灣產業發展的三大方向,分別是「前瞻未來,智慧永續」、「競逐太空,探索海洋」、「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

針對「前瞻未來,智慧永續」,賴總統指出,面對全球氣候危機,臺灣致力實現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這不僅是因應環境挑戰,也是為了推動綠色經濟的長遠發展。同時,臺灣將利用半導體產業的全球領導地位,全力將國家打造為「人工智慧之島」,這包括促進人工智慧產業化,加快創新應用的步伐,並普及AI技術於各行各業,以此提升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包括經濟力、軍力、以及人力資源的強化等。

此一策略也著眼於發展創新驅動的經濟模式,結合數位轉型和淨零轉型這兩大動力,支持中小企業的技術升級和業務轉型。政府亦計劃大力投資於前瞻性科技領域,如量子電腦、機器人技術、元宇宙,以及精準醫療等,以確保臺灣在這些高科技領域保持領先。賴總統強調這不僅為年輕一代提供追逐科技夢想的平台,也是為了確保臺灣在全球科技競賽的領先地位。

競逐太空 探索海洋
第二個發展方向「競逐太空,探索海洋」,則是顯示新政府對於擴展科技和產業領域的雄心。在太空領域,政府計劃將台灣打造為亞洲的無人機供應鏈中心,此外也著手發展中低軌道衛星技術,目標是打入全球太空產業。

海洋方面,臺灣做為一個島國,自然具有發展海洋科技和產業的獨特優勢。政府計劃投資海洋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包括海洋生物技術、深海探索技術以及永續海洋資源利用。透過這些努力,賴總統希望提升台灣的海洋國際地位,進一步推動海洋產業的全面發展。

布局全球 行銷全世界
第三個方向「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則是關於國際合作和經濟整合,以確保臺灣在全球經濟的關鍵角色和影響力。首先,臺灣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如申請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旨在透過降低貿易壁壘,提升與其他成員國的經濟連結。此外,臺灣與全球各民主國家簽訂雙邊投資保障協定,深化貿易夥伴關係,也強化投資安全和互信。

賴總統並強調將持續強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特別是在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以及次世代通訊等所謂的「五大信賴產業」。這些領域不僅是重要的科技發展,也是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為了支持這些產業,新政府致力於持續改善投資環境,鼓勵臺商回流以及在地企業的擴大投資。新政府的目標是將臺灣打造為「經濟日不落國」,即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見到臺灣企業的活躍。

規劃獎勵措施 鼓勵企業減碳
隨著新內閣就任,我們也看到行政院長及其率領的部會首長陸續提出其施政目標及方向。環境部長彭啟明日前發表「環境部業務展望」政策藍圖,其中提到面對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環境部將聚焦於四大政策,包括加速徵收碳費、精進環境評估審查過程、改善空氣品質標準,以及公開首長的行程以增進透明度等。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彭啟明對於碳費的徵收政策有新的思考方向。他指出,目前台灣減碳的策略主要以碳費做為懲罰(棍子),但缺乏獎勵(紅蘿蔔)來平衡。為此,他提議尋找適合台灣情境的獎勵措施,也就是所謂的「蘿蔔政策」他認為美國的租稅抵減政策、日本的氣候債券發行,皆是值得參考的模式。

此外,環境部正在研擬「企業宣告碳中和指引」的新規範。此指引要求所有宣稱要達到碳中和的企業,無論其是否屬於高排放風險類別,都必須完整揭露碳排放量和減碳策略,以防止企業的「漂綠」行為,即表面上宣稱環保而實際上未實質減碳。環境部預計將在6月提出此一政策草案,並將與其他相關部會進行進一步討論。

建立AI 生態園區 打造「台版AI 矽谷」
新任數位部長黃彥男在上任後迅速提出「射三箭」策略,以推動台灣數位經濟的全面升級。這三箭分別是數位經濟、數位韌性和打擊詐騙,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計劃是建立一個AI生態園區,打造「台版AI矽谷」。

此生態園區將專注於支持AI新創企業,形成一個創新聚落,吸引國內外投資,並提供政府補助。

黃彥男宣布,國家發展基金將投入至少數百億元以支持此一計劃,數位部預計在三個月內提出完整規劃,目標是將推動數位經濟產業至2026年成長為兆元產業。

產業數位轉型 各行各業有感
國科會新任主委吳誠文針對未來施政方針表示,推動產業數位轉型將是其上任後的首要任務,範圍涵蓋台灣各行各業,並計劃在三個月內提出詳細的轉型計畫,並與教育部、經濟部等多個政府機構密切合作。

吳誠文提到,這次的轉型計畫旨在使「全民有感」,透過智慧化的進程不僅強化產業競爭力,也促進地區均衡發展,讓科技進步的成果普及到每一個角落。他進一步說明,政策將專注於支持淨零碳排、電網智慧化等領域,並特別提到功率半導體的發展將是關鍵,這將有助於推動智慧電網和電動車等產業的發展。

此外,吳誠文也提到,未來的政策將不過度介入區域之間的貿易戰爭,但會堅持做為自由民主國家的原則,確保台灣科技不會落後。他重申,國科會將協助國內產業遵守國際規範,同時推動產業在國內外的均衡發展,尤其是協助年輕人在地方就近參與高科技產業,減少人才外流。

新政府新氣象,以上提出這些政策及計畫,若能有效實施,無疑將促進國內外的投資,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並確保台灣在全球經濟中繼續發揮關鍵力量。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