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印度2020年以來的電子元器件及半導體製造產業計畫,大規模挹注資金吸引手機,電子零組件廠商投資,後來陸續延伸半導體設計、顯示器生產領域。很快地,美、印雙方在2023年簽署半導體合作備忘錄,布局半導體在內的電子元件、次組件和成品製程,同時向龍頭廠商頻頻招手,可見印度極欲在美中衝突之下,強勢取代半導體產業的關鍵角色,而這對於全球供應鏈而言,形同創造了新合作空間。
印度半導體野心崛起
構思電動車產業鏈
隨著半導體發展企圖心更甚以往,鎖定台灣半導體實力,印度商工總會(FICCI)與我國工總密切促成台灣印度產業鏈結高峰論壇互動,在過去七年累計宣布52件合作備忘錄(MOU)的基礎上,繼續深化電子製造、智慧車用電子零組件、綠色科技、智慧解決方案的合作契機。
台灣已成為印度第17大貿易夥伴,2022年雙邊貿易總額約84億美元,與2021年相比成長17.4%,在「2023年台灣印度產業鏈結高峰論壇」通過的五項合作案,幾乎瞄準綠色智慧科技、電子製造,大致可以確定,下一步台灣和印度的共識,將在合作ICT半導體電子製造、綠色技術應用、車輛零組件等領域當中。
這也對應到台灣和印度雙方貿易,向來以金屬原料、鋼材、半導體、機器零組件、太陽能電池為主,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直接提示,印度是全球第四大汽車市場,當雙向合作關係持續深化,助攻台灣電子製造鏈投入車用智慧電子零組件與次系統、電池技術、充電基礎設施,將成為開拓電動車發展前景的推手。
印度半導體「三支箭」
階段性布局全球
有鑑於印度躋身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挾帶龐大內需人口紅利,近來積極發展電子產業,光是2022年手機銷售量就突破1.4億支,印度商工總會深具信心,年輕勞動人口和消費力是印度最大優勢,已吸引三星(SAMSUNG)、蘋果(APPLE)等國際大廠搶進布局,三星每年從印度製造超過一億支手機,蘋果也規劃於2025年時將從印度供應全球25%的新機需求。在正向循環的經濟氛圍下,印度新興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將持續提升,造福台灣印度雙邊業者。
印度各邦紛紛政策性支持投資優惠,吸引我方產業鏈進駐,以號稱「印度半導體城」的古吉拉特邦為例,為吸引更多半導體晶圓及顯示器廠進駐,就專門規劃Dholera特別投資區(Dholera Special Investment Region),提供土地、水電基礎設施等補助、稅務補貼,大量外資湧入印度。目前台商主要聚集於東南邊的產業重鎮清奈,南邊的科技大城邦加羅爾與北方靠近新德里的大諾伊達區,並隨著全球供應鏈的西向趨勢快速茁壯中。
根據經濟部統計,台、印雙方產業優勢互補,合作關係愈來愈緊密,投資以每年1.1億美元成長幅度增加,並在2023年達到新高峰,我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標定印度市場是重點國家,積極攜手資策會國際合作發展中心等單位,協助台灣廠商落地設廠,亦協助我商與印度官方窗口疏通產業瓶頸。
放眼未來,印度電子與半導體協會(IESA)在「2019-2026年印度半導體市場報告」中,看好印度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消費市場。尤其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喊話印度製造、向後整合、出口導向「三支箭」後,階段性邁向「印度製造」與「數位印度」願景,可望將印度打造為相對穩定的供應鏈布局位置,與我國合作打造下一個全球製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