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專訪行政院前政務委員、成大副校長暨電電公會會策顧問郭耀煌 - 前瞻台灣數位科技產業發展下 南台灣的機會與未來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美中科技及貿易大戰中,美國結合台灣、日本、南韓,組成Chip 4,台積電在地緣政治風險考量下赴美設廠,展開台灣半導體產業全球布局的腳步,這突顯了台灣在數位製造的強勁實力。但隨著網際網路時代來臨,零件、硬體設備製造帶來的成長動能趨緩下,成功大學副校長郭耀煌認為,走到這不確定的時代,台灣必須強化數位科技服務,才能在全球數化浪潮下保有經濟成長的動能及因應社會脈動的趨勢。

晶片、資料、AI 三足鼎立
鞏固數位科技地位

郭副校長援用wearesocial公布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為止,全球總人口達到78億,有67%人使用手機,近60%人使用網際網路,目前全球有90%連網人口透過行動設備連網,而社群活躍用戶數已達44億,約占總人口53%,年增長12.3%,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全球有56%人口集中於都市,因此也促成智慧城市建設之需求,尤其在數位浪潮下,國家疆土概念已經從地理政治層面延伸到虛擬網路,數位疆土已經成為國家影響力之延伸,因此科技與數位領域不再只是經濟問題,同時也是政治與戰略的問題。

「在數位與綠色(零碳)轉型進程中,晶片、資料、AI將成為數位生命力三大主軸,也是國家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郭副校長表示,SDGs與ESG將重新定義企業存在的核心價值。就目標而言,對外台灣要成為全球信賴之活力堅韌的數位產業樞紐,對內要促進台灣安全永續福祉的創新經濟,這些都要奠基於晶片半導體、設備製造業、數位服務業三足鼎立的優勢與躍升。

數位科技對接應用服務
打造南部S 高科技廊帶

1980年代,台灣從傳統產業跨足個人電腦製造後,三、四十年間,在半導體製造、IC設計領域取得傲人的成就,但南部仍被視為「數位產業沙漠」──郭副校長以當年在台南扶植新創產業的經驗莞爾一笑地說。但近年來,以新竹科學園區為核心的北部多個產業園區發展已趨於飽和,加上美中貿易戰以來台商回流,產業布局向南發展,已勢不可擋。

「台南是古都,高雄是港灣城市,各有其發展脈絡和文化內涵,而在網路虛實交錯的社會情境中,南部生活文化不會輸給台北。」郭副校長認為近年來,在中央政策引導以及地方政府積極爭取下,從嘉義、台南、高雄到屏東已經串連成一條沿著高鐵、高速公路等交通脈絡的「S科技廊帶」,涵蓋的產業範圍除了高科技產業上下游供應鏈之外,還可以結合既有農業、重工業、傳統產業,打造有利於跨域創新、異業合作的新產業結構。

對於S科技廊帶,郭副校長如數家珍,他指出南部S科技廊帶以嘉義為起點,有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馬稠後產業園區、水上南靖產業園區、中埔公館產業園區、民雄航太園區、水產精品加值園區等,分別朝向智慧農業、精準健康及無人載具,以及前瞻數位醫療、智慧載具等產業聚落發展。

台南園區則有南科三期所在的新市、善化及安定、沙崙綠能科學城,是半導體、光電、能源科技的重要產業聚落,再往南則是高雄的路竹、橋頭、楠梓科學產業園區等新興半導體製造聚落,以及聚焦5G、AIOT、電動車等產業的高雄軟體智慧園區。

「高雄科技產業可結合既有石化產業聚落優勢來發展高值材料、循環技術的研發與生產。就連屏東也鎖定智慧農醫、綠色材料、太空科技三大領域,銜接南台灣科技廊帶。」郭副校長表示,數位科技對接的應用服務要能遍及金融、教育、醫療、製造、農業等領域,也就是融入到每個產業,S科技廊帶上各具特色的產業剛好為發展數位科技提供了豐饒的土壤。

看好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
成為智慧產業示範園區

今(2023)年1月,行政院正式同意「國立成功大學沙崙醫療服務與創新園區第一階段籌設計畫書」,並匡列近新台幣93億元經費,支持成功大學積極發展急罕重症和兒童醫療,打造南部緊急避難基地,促進醫療產業創新。

郭副校長對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為新興永續智慧城市特別寄予厚望,他指出占地達900公頃的園區,可望跳脫傳統科學園區僅僅作為產業園區的框架,在台南特有的文化生活紋理中,建構一個「類京都」的知識產業生活園區,可同步發展軟體數位產業、生醫或遊戲產業;同時,成大也將以厚實完整的科技能量,攜手公共政策夥伴、民間產業聯盟,讓沙崙醫療創新園區成為實踐台灣智慧產業的新結晶。

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是賴清德副總統在台南市長任內時所規劃,結合中央及台南市政府資源,目標為打造低碳智慧園區,吸引國內外綠能科技人才,目前已有中研院、工研院、國研院、國家實驗研究院在內等90家公私機構進駐,下一階段將以現在基礎透過營運整合平台、健康園區建置,及後續爭取中研院、工研院、國研院等研發能量投入,朝向成為智慧城市重要示範區域發展,可望與南科園區成為台南產業發展雙引擎。

開創數位永續
持續推動數位轉型

郭副校長表示,台灣是全球唯一在短短300公里內有四大科技園區的國家,加上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且培育高素質與高穩定性的人才,使台灣半導體及數位製造業具有關鍵國際地位,但郭副校長也在這貌似前景燦爛的台灣數位產業中看到隱憂。他指出,未來全球GDP成長有七成來自數位經濟發展,到2025年全球GDP的40%會來自數位經濟,目前台灣約占比20%左右,顯然還有極大空間,也意味著具有很大的市場機會。

然而他也曾撰文指出:「數位仙境的美妙在於庶民崛起、超凡體驗、多元宇宙、拓荒天堂;但也帶來不安──吵擾喧囂的同溫層、真假難辨的認知作戰、虛幻起落的數位泡沫。打開數位潘朵拉盒子後,新興經濟與社會議題層出不窮,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數位治理常有不同的期待與立場。」

作為實踐數位永續的智慧政府,應持續建構完備的資料治理體制,保護國民個資及數位足跡,讓公共服務上網更普及,國民也可安心使用線上服務,保障所有人擁有平等的數位發展機會及享有公平的數位公民權利、數位資源及網際網路的使用權,不能因居住地、身心狀態、性別、族群、財富、立場或其他地位而有所區別,讓實踐數位人權也成為國家治理的核心價值。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