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專訪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暨電電公會監事會召集人劉揚偉 - 透過CDMS及BOL打造電動車產業生態系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為解決迫在眉睫的氣候變遷威脅,淨零排放成為全球共識,各國相繼宣示碳中和目標,而電動車(EV)是達成目標的重要拼圖。美國總統拜登在2021年8月簽署一項行政命令來促使電池電動車(BEV)、燃料電池電動車(FCEV)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占 2030年美國新車銷售總數的一半;歐盟也規劃從2035年起汽車市場全面電動化。

此外,中國大陸計劃在2025年前電動車銷量達到新車銷售總量的20%,力爭到2035年電動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在各國政策支持下,驅動電動車強勁成長力道。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調查指出,2030年全球電動車數量將達1.45億輛;鴻海預估2 0 2 5 年電動車市場約2,000萬輛規模,以每輛三萬美元計算,產值約6,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6.7兆元),商機龐大。

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指出,台灣的ICT產業正面臨致災性的極端氣候、起伏不定的全球COVID-19疫情,以及大國地緣政治角力等諸多挑戰,面對這樣的政經情勢,台灣業者更要善用群體智慧,集結公協會的力量, 群策群力地來促進未來整體產業的發展,為下一代創造更多的機會。電動車就是一個切入點, 也是繼PC、手機之後,全球下一個重要產業,非常適合作為台灣ICT產業的轉型方向。

台灣過去在汽車領域不是沒有嘗試過,像是裕隆、台塑,但始終無法在引擎、變速箱有所突破,直到電動車產業的崛起,打破過去台灣在跨越汽車產業所面臨到的限制,也降低這個產業進入的門檻,讓台灣最擅長的ICT產業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與市場機會,「過去始終是手伸不進去的地方,現在終於可以了。」劉揚偉強調。

以三大標準
評估新事業可行性

在2021年10月18日「鴻海科技日」(HHTD 2021),鴻海發表三款自主開發的電動車款,包括MODEL C休旅車、MODEL E轎車和MODEL T電動巴士,成為鴻海跨足電動車領域的里程碑。劉揚偉提及,過去數十年來鴻海在I CT產業積累許多工程能力,從PC到手機到伺服器,目前手機已進入到平原期,只需要70%人力去維護,另外30%的人力則要尋找新的產業來做。

鴻海在選擇新事業時會基於三個標準來考量, 一是市場規模(Total Available Market,TAM)夠大,二是年均複合成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CAGR)夠高,第三則是企業本身優勢。根據鴻海評估,到2025年電動車營收的CAGR將達42%,因此電動車產業是對的選擇,而鴻海在ICT產業的垂直整合能力,正是發展EV的優勢與機會。劉揚偉坦言,在投入新事業時也遇到一些難題,主要有三大挑戰:

● 挑戰一:如何擺脫既有思維進行創新,過去鴻海一直扮演的是客戶計畫的最佳執行者,如今轉到電動車領域的過程中,勢必要從執行者轉換成建構生態系統的領導者。

● 挑戰二:台灣因為國內市場的限制,缺乏B2C消費市場的產品經理人,但對於B2B來說反而是擅長的,如果能把台灣具備造車經驗的人才整合起來,就可以發揮ICT產業供應鏈、軟硬整合以及半導體的優勢。

● 挑戰三:要進入新的市場,考驗企業的跨國管理能力,因此必須延續鴻海本身在製造業的經驗,以因應電動車產業的特殊性不斷地優化、改善。

推動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
打造產業生態系

因應電動車產業發展, 鴻海在2022年的「鴻海科技日」重新定義車用領域的委託設計製造服務( 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 vice,CDMS),持續提供客戶垂直整合的科技服務,提供車廠所需要的各項高科技服務與垂直整合和全球供應鏈管理能力,讓車廠變得更具競爭力。

劉揚偉指出:「未來電動車產業一定是走向專業分工, 鴻海就是專注在設計、製造端的服務。」為解決傳統汽車產業開發費用高、開發期長、資源密集的痛點,鴻海推動成立「MIH聯盟」,提供一個開放的環境,讓電動車主要的設備和功能,例如底盤、電池、ADAS(高級輔助駕駛系統)、網路安全、雲端連接、BMS(電池管理系統)等軟硬體可以分開開發和持續提升品質,目前參與MIH聯盟的廠商已橫跨68個國家地區,達2,560家。

以BOL 布局區域製造
攜手當地政府創造多贏

在全球策略布局上,鴻海提出獨創的BOL(Build-Operate-Localize)商業模式,BOL其實是BOT(Build-Operate-Transfer)的延伸,BOT約一簽可能就是幾十年交由企業營運, 政府不參與;BOL指的是興建、營運,攜手當地政府一起執行,以達到共存共榮。

劉揚偉提及,過去台灣ICT產業都是先找土地、人力成本較低的地點設立製造基地,由於電子產品體積小,從單一製造基地可以送往全球市場,和當地的連結主要是勞工、稅收,一旦沒有低成本優勢就選擇離開,這不是當地政府想要的。

尤其電動車體積大、重量又重, 在地製造具有優勢, 在各國政府都希望帶動國內產業發展並留下技術的前提下,因此想出BOL模式,既符合當地政府的需要,也能滿足鴻海本身需求,目前包括印度、印尼、泰國、沙國都是鴻海BOL的據點,未來將和當地政府攜手,創造多贏。

結合各界資源推動電動車
國產化與人才培育

劉揚偉指出,現階段台灣電動車最缺乏的,就是整車研發、測試與驗證的環境及人才。目前台灣的電動車大多以進口為主,整車平台都是母廠所掌握,台灣廠商不容易進行大規模的研發投入,長時間下來,會影響到政府推動電動車國產化的發展。

同樣是在受制於母廠的情況下, 台灣車用電子產業大多是以供應零組件為主的二階供應商(Tier 2),難以發展為系統層級,建立技術面的競爭優勢,連帶也降低整體產品的競爭力。面對此種情況,公協會應作為產、官、學界穿針引線角色與平台,例如電電公會已成立智慧電動車國產化專案小組,並推動印度、印尼、泰國投資專案,協助台灣廠商找到更多機會。

「在人才方面更需要政府、學校以及企業一起來做。」劉揚偉指出,人才荒全球都有,並不是企業單方面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整體的產業環境與氛圍都息息相關。

同時未來的人才既要能夠「走出去」,也要能夠「引進來」,持續擴大人才引進的法規彈性,才能加速產業人才的培育,形成產業發展的正向循環。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