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打造綠色供應鏈 提升ICT 產業淨零轉型競爭力 - 台灣2050淨零轉型策略 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在2021年4月14日自由時報主辦「台灣2050淨零轉型策略座談會」,會議由鄒景雯總編輯主持,邀請電電公會鄭富雄副理事長分享「台灣ICT供應鏈如何因應淨零轉型挑戰,並掌握淨零轉型商機,擴大智慧化生產」;國發會龔明鑫主委分享「台灣整體淨零轉型路徑及策略」、工研院劉文雄院長分享「台灣如何針對淨零轉型進行前瞻技術佈局」及櫃買中心李愛玲總經理分享「綠色金融:如何協助上市櫃公司強化ESG資訊揭露,並引導公司邁向淨零轉型」。2050淨零路徑挑戰, 對台灣而言是一大革新,也是世界各國必經之路,自由時報邀
請專家告訴社會大眾,國家政策如何制定與未來方向,期待能給予社會帶來正面作用。

電電公會鄭富雄副理事長分享指出,電子業以製造業及出口導向為主,具有複雜的供應鏈布局,風電國產化未來能在台灣形成外銷能量,公會旗下會員也因應電動車、儲能擴大布局,因此電電公會在供應鏈中有很高的低碳製程需求。而電子業七成以上的碳排放來自用電;他建議,期待政府協助建構ICT(資通訊)「淨零樣版(示範)」平台,可作為推動其他產業實施之參考,另可輔導再生能源國產化能力,例如重電機產業等,進而行銷國際市場。

去年台灣ICT製造產業相關上下游產值達3,485億美元,占台灣工業總產值的57.93%;ICT製造產業相關上下游產業出口總值2,685億美元,占台灣總出口值60.15%;另根據能源局統計,包含製造業與非製造業的用電大戶共有854戶,當中334戶為ICT廠、占總數約四成;而環保署統計的排碳大戶共有287戶,ICT廠占113戶,同樣也是約四成。

電電公會鄭富雄副理事長指出,ICT以製造業及出口導向為主,預估至2025年還是有五成產能在中國大陸;相關產業七成以上的碳排放來自用電,在工廠生產設備、機電設備及倉儲等方面,從製造低碳化到低碳製造,都是淨零排放重點。電電公會在低碳、碳中和、淨零排放的策略布局,包括創能、節能、儲能,並導入能源管理系統及製程改變等,以及推動企業Net Zero淨零,訂定科學減量目標(SBT)。

盼政府能穩定供電與創造充裕綠電,並經由各公會、協會的幫助下,建構碳盤查能量,因目前環保署許可的溫室氣體排放認證機構僅七家。在碳費方面,鄭富雄副理事長建議應有配套措施協助ICT產業建立能與國際接軌的「碳稅平台」;ICT產業也要參與國際組織及活動,更希望金管會提供減稅政策及金融等優惠。

國發會日前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主委龔明鑫參加「台灣2050淨零轉型策略座談」強調,台灣2050年規劃再生能源比重達60至70%,但電價並不會因此變高,以化石燃料成本來看,反而將更貴、不宜太過依賴。對於外界關注政府如何達標?龔明鑫主委強調,政府會多方蒐集意見,目的是要做到,可以滾動式檢討政策,不要一開始就認為做不到,先跨出第一步,Just Do It就對了!龔明鑫主委說,淨零轉型路徑可分成兩階段執行,2030年前會採用既有技術,2030年後則要運用新技術,讓效率快速提升;路徑圖建構在科研發展、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並且透過12項關鍵計畫,以成功達成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四大轉型。

工研院淨零轉型前瞻技術布局,範圍包括氫能、儲能、CCUS(碳捕捉、利用及封存)、發展低碳材料;國際能源總署全球2050年策略建議,氫能是達成減碳路徑的重要選項,國際氫需求達5.3億噸 ,2030年起是關鍵時期。

工研院劉文雄院長表示,儲能與再生能源結合會大幅增加需求,台灣企業已經於關鍵零組件、系統整合(SI)、專案開發等有所著墨,工研院前瞻技術包括高安全液流電池的釩液流電池,以水為電解液、釩作為主要成分,原料來自中油、中鋼回收的釩,實現循環經濟概念。碳捕捉與封存方面,劉文雄院長說,目前台電燃煤電廠、台塑、中鋼、台泥都有驗證,除了打入地底封存,也可進行物理、化學再利用;在低碳材料研發部分,用木薯、馬鈴薯的皮做出的「生質塑膠」(PEF)可降低原料碳排放量達67%,其餘還有「解聚再生」而成的PET材料,以及微生物靛藍染料等。

科學家以科技拯救世界,資本市場則協助上市櫃公司強化ESG、邁向淨零轉型。櫃買中心李愛玲總經理表示,2021年永續發展債券發行量新台幣1,058億元、年成長七成,創歷年新高,助企業淨零轉型,2022年預計推出「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SLB)櫃檯買賣制度」,讓企業發債有更多選擇。櫃買中心自2018年起逐年發表永續報告書,2020年更採用SASB準則進行指標揭露,透過交易所的角色促使掛牌公司與中介機構落實推動ESG永續發展,並積極發展永續金融商品。對企業來說ESG有五大效益,包括可瞭解經營風險、化危機為轉機、進而變成商機,加強利害關係人溝通及提升企業形象;因應國際永續供應鏈趨勢,吸引責任投資資金、以利企業取得長期穩定資金,永續發展金融商品多元化擴大籌資管道;截至去年統計,2020年永續報告書強制揭露48家、自願揭露達110家。

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各國積極推動節能減碳策略,為協助企業有效掌握減碳新商機,邁向淨零永續未來。2022年4月15日工研院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技術特展,論壇邀請了工研院李世光董事長以及經濟部王美花部
長致詞。

此次論壇從國際零碳趨勢與台灣產業因應之道切入, 由「建立碳健檢及減碳行動力」分享碳管理服務平台,協助企業加速行動,「發展永續供給與需求平衡」探討綠色能源與能源效率提升的務實作法,「解鎖零碳排關鍵密碼」帶領產業從製造低碳化邁向低碳製造之道,「邁向淨零最後一哩路」分享以碳捕獲與再利用技術,帶領產業邁向淨零永續發展,藉由各場次提出的減碳技術及服務,促進各產業跨領域共同投入減碳行動,前瞻布局厚植淨零轉型競爭優勢,邁向永續的未來。該論壇並邀集長榮海運、永光集團、李長榮化工、上緯新能源、茂迪、安瑟樂威、中興電工、台電、中鋼、中油,以及電電公會、機械公會、電路板協會、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等,共同探討投入綠能發展與減碳轉型的機會與挑戰。

電電公會鄭富雄副理事長2022年4月15日上午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參觀工研院「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特展」,本次展區分為「技術展示區」及「創新服務區」,技術展示區展示重點: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及環境永續;創新服務區展示重點:碳足跡-永續碳管理平台、淨零碳排服務團、淨零專利技術運用服務、台灣淨零新創產業地圖、淨零永續人才培育及電網學校等。下午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參加「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分項論壇,「解鎖零碳排關鍵密碼──從製造低碳化到低碳製造」綜合座談,本次會議邀請工研院胡竹生協理主持, 與談人:機械公會魏燦文理事長、電路板協會黃林誠環安衛召集人及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絲國一理事長。

鄭富雄副理事長座談分享「企業Net Zero淨零三大途徑」,包含設定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SBTi將氣候科學連結減碳與淨零碳排目標進行定義與推廣,協助企業將其減碳目標與氣候科學結合,並依公司制定的減碳目標進行獨立的評估與驗證。本會會員參與落實轉型行動,致力實踐淨零碳排目標,以此擴大對環境永續的影響力,例如:光寶科技、台達電子、研華科技、友達光電、遠傳電信及台灣大哥大等;100%採用綠電──台灣是世界主要的製造業中心之一,目前正朝向成為亞太綠能中心的道路邁進,鑑於其95%以上的能源來自進口,台灣已承諾至2025年20%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的目標。

近年來,全球企業也紛紛加入「RE100綠電倡議」,本會會員也積極響應,例如:台達電子、台積電等;抵減(Off-set)二氧化碳額度:根據聯合國專家的估計,目前自然界能夠經由碳匯移除的二氧化碳的量每年大約為95到110億噸,但2019年全球就排放了380億噸,高達地球可以完全吸收近四倍之多。目前尚無人造的方法可以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所以要達到碳中和,只有靠積極減碳與造林之途。

企業減碳案例說明(以台達電子為例)──自主節能減碳:包含產品和解決方案節能、生產據點節能及綠建築節能。廠區自建太陽能發電系統:建置首座自營太陽能電廠,裝置容量4.6MW,年發電550萬度,並整合台達儲能方案的特別高壓太陽能電廠。直購綠電與購買憑證:與台汽電綠能公司合作,雙方簽訂長期綠色購電協議(Power Purchase Agreement;PPA),每年轉供台達電子使用約1,900萬度綠電。因應國際趨勢及倡議目標:台達電子於2017年承諾科學減碳目標(SBT),連續三年達成SBT階段性目標,2021年3月也宣布加入E100,是台灣首家科技業者承諾2030年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和碳中和目標,目前已啟動內部碳定價機制,考量與國際接軌及外部成本,環境成本內部化,一噸碳排以300美元計價,將持續接軌國際倡議,逐步邁向台達電RE100以及淨零碳排的目標。

本次論壇從「碳管理平台」、「服務團」、「人才」、「技術」四大面向提出減碳策略,將與企業同心齊力,掌握減碳新商機,邁向淨零永續未來,集眾人之力量,攜手產業「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將勢在必行。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