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新加坡媒體引述研究報告指出,東南亞經濟體中,星國最易受美國需求放緩影響
經濟部國貿局吳組長文忠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一、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6月13日報導引述英格蘭及威爾斯特許會計師協會(ICAEW)與諮詢公司Asia Decoded聯合發布「第2季東南亞區域展望報告」指出,儘管新加坡在東南亞各經濟體中面對的美國關稅為最低(10%),但新加坡經濟結構對出口高度依賴,反而使其成為最容易受美國需求放緩衝擊的經濟體。
二、新加坡超過6%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與對美直接或間接出口相關,整體出口更占GDP的124%,受半導體及電子週期波動影響尤深。這種高度的外需曝險,使星國在中美貿易不確定性的加劇下尤為脆弱。
三、新加坡4月份貨品出口在「搶運」推動下年比成長25%,但隨前期的出貨高峰回落,以及對美訂單趨緩,未來數月星國出口成長動能將面臨回調。前揭報告預測星國本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將從去(2024)年的4.4%降至1.8%。(註:「搶運」係指美國關稅措施90天暫停期間,美國零售商提前備貨的現象)
四、前揭報告其他重要內容綜整如下:
(一)    儘管新加坡本年第1季GDP季比萎縮0.6%,但技術性衰退(連續兩季GDP出現季比萎縮)的風險已緩解;
(二)    新加坡全年核心通膨平均值預計低於1%,為貨幣政策持續放鬆提供空間,預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或將在7月份公布「星幣名目有效匯率」(SGD NEER)時,進一步將星幣升值坡度調低至零;
(三)    東南亞區域其他主要經濟體同樣面對挑戰。其中,馬來西亞超過4%的GDP與美國需求相關,隨著新關稅逐漸導入價格體系,馬國出口將承壓。在「搶運」效應支撐下, 馬國4月份出口年比躍升26%,但全年GDP成長預計從去年的5.1%放緩至4.3%。
五、此外,報告警示,中國經濟復甦力道減弱,將進一步加劇東南亞區域的不確定性。中國受房市低迷與就業壓力影响,限制消費與私人投資回升的空間。中國第1季GDP成長5.4%,第2季雖維持在5%左右,但全年經濟成長預測由去年的5%下調至4.4%。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