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澳洲升級回收設施,提升減塑與循環經濟發展
經濟部國貿局郭組長妙英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資料來源:World Environment Day: More than 50 new and upgraded recycling facilities now in operation across Australia

澳洲政府於世界環境日宣布,在「回收現代化基金」(Recycling Modernisation Fund, RMF)支持下,全國已有超過50個新建與升級的回收設施項目完工。每年預計可減少約50萬噸塑膠、玻璃、輪胎、紙張及紙板等廢棄物進入掩埋場。

RMF旨在協助各州與領地一次性提升分類、加工與再製造能力,讓更多物品在結束原用途後,得以循環再用或再製,減輕環境負擔,同時創造就業機會。

環境水務部長Murray Watt表示,該基金是政府推動回收體系現代化與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措施。特別是今年的世界環境日以「戰勝塑膠污染」為主題,更突顯澳洲對減塑目標的重視。

澳洲每年消耗約390萬噸塑膠,社會對減少垃圾與保護自然環境的期待日益提升政府。政府正透過投資回收設施,積極回應民意。

目前已完成的項目中,逾半數針對塑膠廢棄物處理,包含過去難以回收的「軟塑膠」,為減塑行動帶來實質改善。除了既有成果,另有超過80項新計畫正陸續籌備,總投資額已超過2億澳元。預計在各州政府與產業界共同參與下,RMF將為澳洲回收產業帶來超過10億澳元經濟效益,進一步提升全國回收能力與產業競爭力。

W部長強調,每一天,尤其在每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更應正視澳洲珍貴的自然環境與獨特生態,並承擔起環境保護責任。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