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全球稀土競爭升溫,澳洲礦商轉進巴西
經濟部國貿局郭組長妙英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資料來源:Australian rare earths miners join rush to Brazil

全球稀土競爭升溫,隨著各國意識到中國長期掌控稀土金屬與磁鐵市場的風險,企業與政府紛紛尋求替代供應來源,新一輪的稀土開採熱潮並非發生在澳洲本土,而是轉向巴西。

目前,已有至少13家澳洲礦商進軍巴西稀土市場。其中,兩家在澳洲證券交易上市的小型礦業公司Meteoric Resources與Viridis Mining and Minerals,積極在當地礦區推動稀土項目。連澳洲富豪Gina Rinehart旗下的Hancock Prospecting,也已入股當地稀土企業Brazilian Rare Earths,該公司目前正處於勘探階段。

稀土在現代科技、能源轉型與國防領域中不可或缺,而巴西具備低廉的開發成本、快速的審批程序與獨特的地質條件,成為新興稀土開採熱區。

儘管稀土元素並不罕見,但商業化開採與加工極為困難。中國長年憑藉成本與技術優勢,壟斷全球逾七成稀土供應及九成以上加工能力。中國近期再度限制稀土出口,令全球警覺稀土資源成為地緣政治籌碼的風險。即便美中持續對話,供應威脅依舊存在,各國加速尋求非中國來源已成為當務之急。

Viridis駐巴西負責人Klaus Petersen表示,電氣化轉型、氣候變遷壓力、清潔能源需求、去全球化趨勢、能源自主與軍事化復甦等多重因素交織,使稀土成為各國競逐焦點,但產業規則與供應格局尚未定型,能否在中國之外建立穩定體系,仍是未知數。

澳洲本土稀土計畫長年停滯,多止於政治宣示與願景規劃,實質進展有限。反觀巴西,開發成本更低,且擁有少見的離子黏土型稀土礦藏,開採過程較澳洲的硬岩礦簡便,對環境衝擊亦較小。全球目前僅中國南部、緬甸、越南與巴西擁有類似礦藏。

Meteoric Resources已收購一座位於巴西Minas Gerais州的黏土型稀土礦,預計明年開工,2028年上半年投產,開發進度大幅領先澳洲本土項目。Viridis則在鄰近區域探勘,儘管進度略晚於Meteoric,亦寄望搭上全球稀土需求熱潮。

然而,資金仍是最大挑戰。兩案預估各需4億美元開發成本,雙方目前均與西方開發銀行洽談,但尚未獲得資金承諾。此外,儘管美國私募基金的Serra Verde已率先在巴西投產稀土,但仍遭遇技術與產能瓶頸,突顯產業門檻高。

過去數十年,西方稀土產業因無法與中國競爭而停滯。法國、加拿大與美國雖曾擁有礦場與加工廠,最終多因高成本與市場需求不足而停擺。直到中國十多年前因領土爭議對日本實施稀土出口限制,全球供應風險才真正受到重視,為分散供應來源,日本早已投資澳洲稀土礦商Lynas Corporation。

儘管前景仍不明朗,澳洲礦業公司正試圖在巴西打造稀土替代供應體系。能否成功扭轉當前格局,將成為未來幾年地緣經濟與能源安全布局的重要關鍵。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