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全球高齡化與醫療資源重分配的挑戰,臺灣正積極轉型醫療體系,並在「健康臺灣」政策下,大力推動在宅醫療結合智慧科技。此舉旨在建構具備可擴展與規模化的新型態照護模式。為此,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下,工研院於今(5)日舉辦「2025臺日在宅醫療商機研討會」,特別邀請多位日本在宅醫療專家,期盼透過借鏡日方經驗,加速雙方技術對接與合作,共同催生臺灣在宅醫療產業的蓬勃發展。
 |
/news/2025/06/05/2003273570S.jpg |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指出,臺灣醫療體系正迎來創新轉型的重要契機。隨著長期照護需求的日益攀升,傳統以醫院為主的照護模式已逐漸轉向更具彈性與效率的「在宅醫療」。透過科技導入與服務創新,病患未來將不再受限於院所空間,無論身處家中、社區抑或偏鄉,皆能獲得穩定、安全且高品質的照護服務。未來,政府將積極推動跨域合作與場域實證,加速在宅科技從創新試點邁向全面普及,強化其在日常照護中的實用性與信任基礎,進而加速醫療數位轉型與整體產業升級。
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表示,工研院持續投入在宅醫療科技的系統化與實用化,目標是打造能實際落地應用於在宅照護模式的創新科技,例如:「高隱私AI照護員」。這項創新技術運用非接觸、低誤判的感測技術,能全天候守護長者與病患的安全。透過熱影像結合AI演算法,系統可即時掌握呼吸、心率、血壓等生理趨勢與姿態變化,一旦偵測到異常狀況,能在一分鐘內即時通報,大幅爭取黃金救援時間。
為強化產業應用,工研院也已建置智慧照護驗證場域,整合AI、晶片、資安與通訊等核心技術,協助國內企業進行驗證、整合與導入。目前已有包括中華電信、仁寶、中國附醫、國泰人壽等超過 20 家業者加入,共同為智慧照護產業的推動奠定基礎。這些努力,正是讓科技從實驗室真正走入民眾生活的關鍵一步。
本次「2025臺日在宅醫療商機研討會」不僅標誌著臺日合作的新起點,更是臺灣面對高齡社會挑戰下,深化國際交流、強化政策規劃與推動市場建構的重要里程碑。展望未來,經濟部將持續整合科技研發、臨床應用與產業鏈結,加速臺灣在宅醫療從試點走向制度化、科技化與規模化,並放眼拓展至國際市場,共同打造具備韌性與永續性的智慧照護新模式。
工研院也將持續聚焦市場新價值與新需求,以《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為研發方向,專注於「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並發展「智慧化致能技術」以促成各應用領域的實現。在「健康樂活」領域,工研院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發展解決方案,例如舉辦本次產業研討會,邀集產業代表與專家共同交流,推動創新醫療技術對接與商機落地,以期謀求人類社會福祉,引領產業與社會邁向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