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據「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發布的「2025 年全國商業調查—新加坡預算案版」報告顯示,更多星國企業預計未來12個月的經濟將變差,認為商業展望惡化的比率,從去(2024)年第4季的22%,增加至本年第1季的40%,幾乎增加一倍。其中,預期經濟形勢惡化的中小企業,比率從23%上升到41%,大型企業的比率則從18%上升到38%。
二、SBF根據市場變化及不同主題進行不定期的調查,前揭調查於本年3月27日至4月21日進行,共有526家星國企業參與,其中中小企業占83%。報告其他重要內容綜整如下:
(一)SBF首次發布「企業信心指數」(Business Sentiment Index),整體為56.5,顯示企業因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普遍持謹慎態度(指數範圍由1至100,超過60表示對未來展望樂觀,40至59為中立,低於40則表示悲觀)。
(二)旅館、餐飲與住宿業、健康與社會服務業,以及零售貿易業,對未來12個月的經濟前景尤其悲觀。其中,旅館、餐飲與住宿業的「企業信心指數」為52.2,為所有產業中最低,該產業的受訪業者對營收、盈利、業務擴張、資本投資計畫,以及業務成長等方面的信心亦最弱;
(三)企業對經營成本預期的整體指數為68,顯示企業預期未來6個月的成本壓力將上升。其中,房地產及旅館、餐館與住宿業的指數最高,分別為78.4及71.9(經營成本的預期指數越高,表示企業越擔心成本增加);
(四)受訪企業擔心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22%面對中度至嚴重的信貸緊縮,其中有35%表示現金不足,甚至無法維持3到6個月的營運;
(五)27%的企業曾在過去12個月尋求融資。透過「企業融資計畫」申請貸款的企業顯示,其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高利率(46%)、難達到資格標準(42%)及審批時間過長(42%)。企業盼政府在融資方面給予更多支持,包括更靈活的還款條件及提供更多融資方案;
(六)絕大多數企業(92%)對「2025新加坡財政年度預算案」表示滿意或中立,大型企業(96%)的比率略高於中小企業(92%);
(七)58%受訪企業認為,預算案中的50%公司稅折扣幫助最大,其次為加強漸進式加薪補貼(44%)、過渡性公積金抵消(37%)、延長年長員工就業補貼(30%),以及新推出的技能創前程勞動力發展津貼(16%);
(八)超過三分之一受訪企業表示,預算案減輕企業對成本的擔憂(38%),並加強企業對新加坡未來12個月經商環境的信心(37%)。
三、SBF執行總裁郭柄汛指出,企業整體展望變差主因為面對越來越多不確定性;儘管信心下降,多數企業對本年的預算案仍表示滿意,認為預算案協助解決一些成本問題。但取得融資及融資成本為企業目前遇到的挑戰,企業需要金額更大及還款期限更長的融資貸款,以因應美國關稅措施的衝擊,SBF盼與星國政府及金融機構合作,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