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新加坡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7,較1月份下滑0.2,擴張速度放緩
經濟部國貿局吳組長文忠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一、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引述「新加坡採購與物流管理學院」(SIPMM)發布的報告指出,由於新訂單與新出口、工廠產出、採購活動,以及就業等指標放緩,本年2月份新加坡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7,較1月份下滑0.2,顯示製造業擴張速度刻正放緩。星國製造業已連續第18個月處於擴張狀態。(註:PMI在50以上顯示處於擴張狀態,50以下則陷入萎縮狀態。)
二、前揭報告表示,新加坡電子業已連續16個月呈現擴張,但因新訂單與出口、採購活動、就業等指標成長速度趨緩,電子業PMI在2月份下降0.1至51,擴張速度放緩;電子業投入價格、未完成訂單、業務前景指數的擴張速度亦有所放緩;電子業進口及成品指數的擴張速度則加快。整體而言,電子業前景指數已連續第19個月擴張,依然樂觀。
三、SIPMM執行董事傅豪指出,新加坡自2023年8月以來,整體製造業持續迎來擴張。然而,近期數據顯示成長放緩,難免引發市場擔憂。受地緣政治衝突、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的影響,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可能伴隨供應鏈中斷的高昂代價。此外,成品、進口、未完成訂單指數,亦以緩慢的速度擴張;投入價格指數則在連續8個月擴張後,轉向收縮。
四、經濟分析師指出,新加坡製造業新訂單、出口指數降至去(2024)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反映外部需求趨弱。儘管如此,供應商交貨指數從49.9升至50.2,顯示供應鏈不如市場擔憂般脆弱。經濟分析師認為,多數PMI相關指標放緩,顯示新加坡製造業存在隱患,本年1月份放緩或歸咎於農曆新年,但2月份進一步降溫,則顯示製造商正對全球環境的愈發不穩感到擔憂。
五、此外,根據「標普全球」(S&P Global)3月3日發布的「東協PMI報告」指出,去年9月至本年1月期間,東協製造業活動皆處於溫和成長,本年2月份無論是產出或新訂單皆顯著上升。2月份東協整體製造業PMI走高至51.5,高於1月份的50.4,亦為近7個月新高紀錄。
六、前揭報告指出,許多企業在2月份加快採購活動的速度,且企業對未來的整體信心指數升高至近22個月以來的最高。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整體與1月份持平,同時產出價格的通膨率亦溫和上漲,通膨指標仍低於長期平均值。值得注意的是,長期困擾企業的成本問題,仍處於受控範圍內;儘管近期東協製造業活動回暖,但通膨壓力依然受控,整體處於歷史低位。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