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鈉離子電池崛起 挑戰鋰電池地位
CTimes籃貫銘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鈉離子電池(SIBs)因其使用的鈉原料豐富、廉價且安全,被視為鋰離子電池的潛在替代品。德國弗勞恩霍夫製造技術與先進材料研究所(IFAM)表示,一個由業界和學術界組成的 SIB:DE 研究聯盟,正研究鈉離子技術能否以具成本效益且有效率的方式,改造現有的鋰離子電池生產線。

SIB:DE研究人員希望找到可大規模生產且能提供具競爭力電池性能的鈉離子活性材料。層狀氧化物、聚陰離子化合物和「普魯士藍」類似物是潛在的陰極材料,而基於硬碳的材料則被認為可用於陽極。

研究人員正使用鈉離子電池原型來觀察其性能和生產要求,後者旨在評估鈉離子電池「直接取代」鋰離子電池工廠的能力。

研究人員將建立一個評估矩陣,以評估材料的可擴展性、直接取代能力、性能和價格競爭力。經濟和生態因素也將納入正在開發的評估矩陣中。

這項為期三年、耗資1400萬歐元(1450 萬美元)的SIB:DE研究計畫,由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資助,將於2027年12月結束。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