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關稅影響產業布局 提升供應鏈韌性應對川普2.0(2)
新電子Howie Su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川普2.0政府對全球貿易政策帶來重大變革,對中國、加拿大及墨西哥實施高額關稅,衝擊供應鏈布局。美國優先政策強化經濟安全,台灣企業加速供應鏈本地化與轉移,以應對貿易壁壘與地緣政治風險。

貿易戰對製造業供應鏈影響

(承前文)川普2.0可能會加速巨頭台積電在台灣本地化半導體供應鏈以及在美國和日本擴張的腳步,美國對中國電子元件徵收額外的關稅,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友好岸外」貿易轉向馬來西亞、印度和泰國。台積電歷來依賴西方設備供應商,目前正策略性地將其供應鏈轉向亞洲供應商,以滿足下一代技術的需求。該公司在其「優秀供應商獎」中表彰了42家亞洲供應商,其中許多是在 2021~2023年新增的,而自2010年以來,美國和歐盟的傳統供應商累計只有19家。

例如,台灣的Kinik和日本的Ebara已成為化學機械處理(CMP)解決方案的首選供應商,這是3奈米以下晶片製造中越來越重要的一步,而台灣公司C Sun Manufacturing和日本供應商Shibaura Mechatronics則提供使用先進的晶圓上晶片(CoWoS)架構封裝晶片的設備,這些亞洲合作夥伴不僅受益於台積電的供應鏈轉變,還受益於其全球擴張。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日本熊本和德國德勒斯登進行了新的工廠投資。

在東南亞,隨著半導體和電子製造服務(EMS)中心的崛起,友岸化運動也正在蓬勃發展。作為美國科技巨頭「中國+1」策略的一部分,天弘等西方製造商已將人工智慧伺服器和網路交換器的生產轉移到馬來西亞和泰國。馬來西亞半導體封裝公司也受益於類似的趨勢:例如Inari Amertron在光學雷射晶片的系統封裝技術方面取得更多訂單,而NationGate正在為Coherent等美國公司提供更多的400G/800G光網路模組。

同時,泰國在印刷電路板生產和硬體組裝方面的收益也在上升,其中在泰國上市子公司的台灣企業的市佔率尤其增加。例如,台達泰國子公司正在吸引更多用於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的電源管理硬體訂單,而泰金寶電子正在獲得更多雲端儲存硬體元件的訂單。

台廠因應策略

隨著全球貿易進入新時代,亞洲的供應鏈高層正面臨重大挑戰,《經濟學人》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全球近四分之三的企業正在重新考慮其供應鏈策略,這種轉變主要受到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經濟壓力的推動,這些因素將繼續影響2025年的格局。這份對超過3,500名供應鏈領導者的調查指出,由於企業尋求減輕保護主義和不穩定性上升帶來的風險,使用多個供應商的現像明顯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被視為不結盟的國家(如越南、印度和巴西)正成為重要的貿易中心。同時,71%的高階主管承認這些國家在降低貿易風險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69%的高階主管認為它們對於填補地緣政治衝突造成的供應缺口至關重要(圖2)。

圖2 川普可能開始檢視亞洲國家貿易狀況 (資料來源:牛津研究院)

經濟問題也迫在眉睫,超過三分之一的高階主管將長期通膨和高利率視為他們面臨的主要挑戰。迪拜環球港務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丹·艾哈邁德·本·蘇拉耶姆表示,目前的全球貿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複雜,要求敏捷性、彈性和創新性。他強調了利用本地專業知識和先進技術來度過動盪時期的重要性。為了應對這些複雜情況,許多公司正在採取諸如友商外包(將供應鏈遷移到政治上一致的國家)和雙重採購等策略來分散風險。約有34%的企業積極尋求「友岸外包」作為緩解全球大國間日益緊張關係的一種手段。

業者目前以且戰且走居多,因應方式上,首先是供應鏈盤點,從原材料採購、製造、物流到最終交付,全面繪製供應鏈流程,識別各環節中的潛在風險點;其次風險評估,業者評估每個節點可能面臨的風險(如地區性災害、政治不穩定、供應商財務狀況不佳等),並根據風險等級制定相應的對策。供應商分散,避免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尋找來自不同地區和市場的替代供應商,以降低單一來源中斷對整體供應鏈的影響,公司也需要定期評估供應商的可靠性、交付能力及風險狀況,並與關鍵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甚至簽訂風險共擔的協議。

最後,資訊共享或能提升反應速度,與供應商、分銷商及其他合作夥伴保持緊密聯繫,通過資訊共享平台及時交流供應鏈狀態,形成風險共識。透過與各合作夥伴共同制定風險應對策略,協同處理供應鏈中的突發狀況,提升整體抗風險能力。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