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多元化係指單一區域減少對於透過狹隘產業範圍推動經濟成長的依賴,並且增加驅動經濟成長之產業數量;城市透由經濟多元化,可有效因應潛在衝擊,避免對特定產業造成不成比例打擊。紐約市經濟多元化包含維持全球金融中心,同時鞏固紐約市在科技、醫療照護、生命科學、綠色經濟及教育等領域地位。
數據顯示紐約市經濟多元化過程已展開,對於金融業依賴逐步降低。2013年紐約市金融與保險業薪資佔全市整體私人企業29.7%,資訊專業、科學及科技服務則為21.9%;2023年前者占比下降至27.6%,後者則上升至25.4%。科技、生命科學及綠色經濟發展提供紐約市更多元化的高成長、中高薪資就業。
相較其他創新中心,紐約市擁有更多多元化企業,提供高成長且高薪職位。紐約市僅45.4% 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企業工作,舊金山灣區為75.8%,大波士頓地區則60.9%;紐約市僅20.6%生命科學工作者在生命科學企業工作,大波士頓地區則53.1%。反映紐約市經濟多元化,求職者可在科技、金融、學術、廣告或醫療照護等領域找到相似職位,無須侷限單一類型雇主。
經濟多元化難以單一分析或量化,然紐約市對於特定行業投資刻正推動城市經濟額外成長跡象十分明顯。衡量單一區域之特定產業重要程度方式為「區位商數(LQ)」指數,LQ小於1表示特定產業在單一區域就業比例低於全國水準;LQ大於1則表示特定產業在單一區域就業比例高於全國水準。紐約市科技業LQ自2003年0.66,上升至2023年1.15,顯示科技業已成為紐約市比較利益之一。
金融與保險業對紐約市經濟繁榮至關重要,該產業2018至2023年增加1.66萬個就業,成長率達5%,高於紐約市同期整體就業成長率3%。截至2024年9月總計提供37萬個就業,相較疫情前多出2.15萬,為主要產業中第二大增幅。由於其高薪特性亦對當地經濟發揮重大影響力,2023年該產業平均年薪達36.2萬美元,遠高於紐約市平均年薪11.7萬美元。儘管該產業僅佔全市整體就業人數9%,惟卻佔全市整體薪資總額27.6%,佔紐約市生產毛額(GCP) 24%。
紐約市金融業傳統優勢推動金融科技(FinTech)等新興領域成功發展,2014至2023年間紐約市FinTech企業獲得460億美元創投資金,2022年紐約市FinTech企業獲全美FinTech整體資金26.6%,2023年則為18.9%。
資料來源:https://edc.nyc/sites/default/files/2025-01/NYCEDC-State-of-the-NYC-Economy-2024-v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