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是硬體的靈魂,往往也是科技應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打造完整解決方案,許多硬體公司都有相當龐大的軟體團隊。隨著生成式AI大行其道,硬體業者在軟體領域的布局變得更加關鍵,部分業者不僅祭出以軟體帶動硬體銷售的策略,甚至發展出類似軟體業的新商業模式。
為提供客戶完整解決方案,增加採購意願,許多硬體業者不只提供硬體產品,同時也在配套軟體的開發上投入可觀資源。因此,以軟體帶動硬體銷售的商業策略,對硬體業者而言並不新鮮。舉例來說,許多微控制器(MCU)供應商除了提供MCU晶片之外,還有自己的開發環境,甚至會針對某些主打應用提供包含軟硬體在內的參考設計,減輕客戶的開發負擔。
然而,在生成式AI崛起的今天,硬體業者的軟體布局方向跟過去有明顯的不同。為了讓AI能更快導入到客戶的真實應用場景,從而讓客戶買單,硬體業者提供的軟體方案已非常接近完成品,甚至已到開箱即用的地步。同時,也有一部分硬體廠跟雲端服務業者結盟,測試客戶對訂閱制商業模式的接受度。在以軟帶硬2.0的時代,硬體公司的軟體業務到底有多大的發展空間,值得深入探討。
大廠競相強化軟體布局 購併活動頻頻發生
以往硬體業者在軟體領域的投資,多半是以打造配套方案為主要目標。硬體公司的軟體團隊除了負責撰寫驅動跟韌體這類一定要由硬體供應商提供的程式外,最常見的工作就是研發提供給客戶的開發工具、選型工具,以及包含軟硬體的參考設計。
但在生成式AI興起後,硬體大廠出手購併新創軟體團隊的情況,變得更加常見。超微(AMD)繼 2023年接連收購AI新創公司Mipsology、Nod.ai後,幾個月前又斥資6.65億美元,收購歐洲最大的AI實驗室Silo AI。這一連串購併行動,目標是為了讓超微能為客戶提供客製化的端到端(End to End),而且可以實際布署的生成式AI應用。
超微執行長蘇姿丰(圖1)指出,在運作流程中導入生成式AI,是許多企業正在推動的計畫。這些企業不只要導入能符合自身獨特需求的AI,同時也需要能快速且高效率的部署方案。Silo AI的AI專家團隊以及開發領先AI模型與解決方案的豐富經驗,包括在AMD平台上執行的頂尖大型語言模型(LLM),將進一步加速AMD的AI策略,推動為全球客戶建構與快速實施AI解決方案。
圖1 超微執行長蘇姿丰表示,購併Silo AI將使該公司具備為客戶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的能力。Silo AI總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在歐洲和北美洲皆有營運據點,專門開發端到端AI解決方案,協助客戶快速且輕鬆地將AI整合至產品、服務以及作業中。其業務涵蓋多元市場,客戶包括安聯集團(Allianz)、飛利浦(Philips)、勞斯萊斯(Rolls-Royce)以及聯合利華(Unilever)。除了SiloGen模型平台,Silo AI亦在超微平台上打造Poro與Viking等開源多語言LLM。
硬體公司藉由購併強化AI布局的案例不只發生在主攻雲端業務的晶片商,鎖定邊緣AI應用市場的晶片業者,同樣也有不少動作。英飛凌(Infineon)於2023年中收購瑞典新創公司Imagimob後,歷經一年多時間,將雙方原有的技術跟解決方案整合成DEEPCRAFT品牌,就是一個重要案例。
英飛凌安全互聯系統事業部總裁Thomas Rosteck(圖2)表示,邊緣AI具有幾乎無極限的應用場景,因此也需要非常豐富的軟體方案產品組合,才能滿足各種客戶需求。透過建立DEEPCRAFT這個品牌,英飛凌將可為客戶提供更多樣化的邊緣AI解決方案,以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而且英飛凌的邊緣AI軟體還能與先進的硬體無縫協作,讓客戶更聚焦在自身的應用開發工作上。
圖2 英飛凌安全互聯系統事業部總裁Thomas Rosteck表示,為滿足邊緣AI市場的多樣化需求,英飛凌將把相關軟體產品整合在DEEPCRAFT品牌之下。DEEPCRAFT品牌下的產品組合將囊括現有的邊緣AI軟體產品DEEPCRAFT Studio和DEEPCRAFT Ready Model(原Imagimob Studio和Imagimob Ready Models),以便為英飛凌客戶提供更廣泛的新型邊緣AI和機器學習軟體工具、模型和解決方案。
除了宣布成立DEEPCRAFT品牌,英飛凌旗下的邊緣AI公司Imagimob同時推出聲源方向檢測、表面檢測、警報檢測、手勢檢測與跌倒偵測這五個新的邊緣AI模型。這些邊緣AI模型易於部署,並且可以直接用於量產。這五個新模型中,手勢和表面檢測需搭配雷達感測器、跌倒偵測則需搭配加速度計,音訊相關的檢測則是和麥克風搭配使用。
硬體業者賣軟體蔚為風潮 台廠積極跟進
除了超微與英飛凌,英特爾(Intel)、NVIDIA也都有搭配自家硬體的端到端AI解決方案。英特爾現階段是以企業普遍需要的檢索增強生成(RAG)應用為主要發展方向,在生成式AI領域獨領風騷的NVIDIA,亦有針對醫療、金融、汽車、電信等不同垂直產業打造的生成式AI應用。
事實上,定位跟英飛凌類似,專攻類比跟混合訊號元件的亞德諾(ADI),在馬達健康狀態監控與預防性維護這個垂直應用領域,也有可以授權給客戶使用的機器學習軟體解決方案。因此,在AI浪潮下,晶片業者跨足軟體市場,可說是全民運動,只是不同業者的涉入程度跟商業模式有別。
在這波全球瘋AI的浪潮中,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SSD控制器業者群聯,以及全球最大工業電腦業者研華,都已經用自己的方式,加入搶發AI軟體財的賽局。這些有意在軟體市場上試身手的硬體業者,也確實為生成式AI的應用落實,貢獻純軟體業者不太容易提供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