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德國企業人工智慧商機開發面臨數據挑戰
經濟部國貿局黃組長青雲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資料來源:德國商報(Handelsblatt):KI bei Bayer und Siemens: Deutsche Konzerne werden KI-Anbieter

拜耳(Bayer)、西門子(Siemens)等德國大型企業正在開發自身的人工智慧(AI)模型,以提高公司內部效率並開拓新的商機。例如拜耳與微軟(Microsoft)合作開發的語言模型「Expert Language for You」(簡稱E.L.Y.),旨在提升農業產量並向農民提供除草、病蟲害防治、農作物管理等專業建議。然而,數據的共享與競爭對手的利用也同時帶來數據外泄的風險。

「如何正確使用企業自身的大量數據?」正是許多德國公司目前面臨的挑戰。根據德國資通訊產業協會(Bitkom)於2024年春季調查,只有 6% 的德國企業充分利用數據潛力,但逾半數企業計劃於未來兩年內透過數據驅動商業模式實現獲利。

西門子技術與策略主管Peter Körte表示,德國擁有強大的工業專業知識,但有80%的工業數據未能善加利用。與拜耳一樣,西門子也與微軟合作開發AI助手NX X,以掌握日益成長的數據量,並協助工程師更快速開發設計產品。

隨著AI數據市場的發展,微軟、Nvidia及Google等公司提供平臺,幫助企業創建針對性強的AI模型,儘管這些新模型的開發存在合作與隱私挑戰,但企業也可能藉此大幅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