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迎戰碳有價時代 半導體廠節能多管齊下(2)
新電子范語瑄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全球氣溫和減碳議題的討論熱度同步升高,隨著半導體廠用電量持續成長,業者需要兼顧減碳要求,才能在淨零浪潮中站穩腳步,甚至進一步發掘全新商業機會。

製程化學品秀新招 異丙醇開啟循環經濟

(承前文)面對減碳壓力,半導體廠除了可以導入能源管理系統並提升自動化等級實現關燈工廠,製程中所使用的化學品也暗藏減碳契機。LCY李長榮電子材料事業處副總經理陳立言(圖5)說明,異丙醇同時具備清水性及疏水性的特色,使其適合用作半導體製程中的清洗劑,而隨著製程節點持續微縮,異丙醇的用量也同步提高,例如三奈米的異丙醇用量便大概是五奈米的1.3倍。

圖5 LCY李長榮電子材料事業處副總經理陳立言表示,與傳統熱處理方式相比,回收再利用的電子級異丙醇(Recycled EIPA)可幫助半導體客戶減碳20%

有鑑於此,半導體廠如何處理使用異丙醇所產生的廢棄物,成為重要課題。陳立言表示,傳統通常透過焚燒來處理異丙醇的廢棄物,導致碳排增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李長榮提出雙循環電子材料概念,回收廢液(比例約為90%水及10%異丙醇),在五年前就能將半導體使用的電子級異丙醇(EIPA)廢棄物轉為工業級原料,現在更可進一步清除雜質,讓異丙醇再次回歸半導體製程。

除此之外,李長榮的異丙醇廢液回收技術也將同時在純化過程中產生可重複使用的水資源,打造異丙醇和水資源的雙循環(圖6)。陳立言表示,與傳統熱處理方式相比,回收再利用的電子級異丙醇(Recycled EIPA)可幫助半導體客戶減碳20%。具體來說,每回收一噸廢液可減少920kg CO2e排放量;每使用一噸Recycled EIPA,可減少377kg CO2e排放量。

圖6 電子級異丙醇循環經濟 (圖片來源:李長榮)

陳立言指出,雖然根據實際製程不同,廢棄物的品質和回收成效也將產生變化,但整體來說,電子級異丙醇雙循環確實能夠為減碳帶來助益,未來李長榮也將繼續發展各地區的電子級異丙醇循環經濟。

國際法規越加嚴格 綠色工業革命勢在必行

隨著2030時限逼近,各項法規標準要求越加嚴格,永續布局已經成為企業不可避免的投資。BSI英國標準協會企業服務部經理葉建宏(圖7)指出,相較於2006年版本,ISO 14064-1:2018對於組織外的間接排放(範圍三)提出更嚴格的盤查要求,使得企業需要開始關注範圍一和範圍二之外的排放。此外,碳中和標準從PAS2060轉向ISO14068-1:2023,也進一步強調碳中和管理層次法原則,企業必須要先進行減排減量,才可以再透過購買碳權等方式抵銷剩餘碳排放,申請碳中和認證。

圖7 BSI英國標準協會企業服務部經理葉建宏說明,現在業界廠商彼此競爭時,比的是產品品質、成本高低,而在未來的供應鏈中,「碳排放」也將是評估項目之一

嚴峻的國際標準固然為產業帶來永續發展壓力,不過,就像是異丙醇找到循環新商機,若轉換思維,淨零排放的道路上也能找到新的機會,讓減碳從純粹的成本變成具有價值的投資。葉建宏表示,淨零排放具有三大特徵:全人類達成需要執行的共識、維持時間長達數十年、需要大筆投資。這些特徵與工業革命相同,因此,推動永續也可視為是綠色工業革命。正如工業革命改寫了產業遊戲規則並創建新的業務,綠色工業革命時代下,「永續」將是企業打造競爭力的關鍵。

葉建宏說明,現在業界廠商彼此競爭時,比的是產品品質、成本高低,而在未來的供應鏈中,「碳排放」也將是評估項目之一。降低碳排量除了幫助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面對碳費、碳稅徵收趨勢,也有助於避免額外成本產生。葉建宏指出,ISO於2021提出的倫敦宣言決議將氣候變遷議題加入所有未來國際標準中,減碳過程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如何在這過程中找到新價值也因此成為值得思考的課題。

投資永續開創新商機 半導體廠減碳刻不容緩

世界氣象組織(WMO)報告指出,2014~2023的全球氣溫十年平均值已經比1850~1900的平均氣溫高出約1.2℃,是有史以來最熱的十年。有鑒於此,全球正加快國際標準和政策制定腳步,提出更嚴格的碳排減量要求。在此趨勢下,只是購買綠電、碳權並不足夠,業者仍需要從節能著手,透過導入能源管理系統、打造關燈工廠或回收廢棄物等方式減少碳排放量,才能在越來越重視排放量的供應鏈中確保競爭力。

減碳是產業無可避免的挑戰,無論是採購管理系統、投資儲能設備或是購買碳權都將帶來額外成本,「永續」似乎成為企業無法回本的必要投資。儘管如此,挑戰仍常與機會並存,例如李長榮在電子級異丙醇廢棄物處理發展出的循環經濟,便是永續投資路上找到新商機的成功案例。

節能減碳已經成為產業布局必須納入考量的面向,而在制定策略以符合法規要求的過程中,若能進一步思考潛在的商業機會,不只能夠創造營收,也有機會協助整體業界的減排進展,共同向最終的淨零目標邁進。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