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重奪美國總統寶座的川普將奉行「美國優先」政策,馬來西亞有望受惠於「中國+1」戰略
經濟部國貿局章組長遠智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資料來源:中國報(特朗普料大增稅-大馬受惠中國加1戰略)

根據馬來西亞豐隆投資銀行研究報告顯示,重奪美國總統寶座的川普將奉行「美國優先」政策,屆時將對所有進口產品大增關稅,尤其是中國產品。市場分析師認為,此環境將加速企業推進「中國+1」戰略,而馬國料將處於有利地位,尤其是電子、機械與棕油等領域。

聯昌證券研究在其分析報告中指出,川普上任後將對所有進口產品徵收10%關稅,並對中國商品徵收60%關稅,預示著美中貿易戰將進一步升級。隨著美國企業尋求在中國以外採購商品,馬國出口需求可能會增加,從而為高附加價值產業創造出口增長機會。

此外,企業將在東協地區尋求穩定的製造基地,而馬國憑藉著基礎設施和相對便宜的生產成本,正逐步成為一個具競爭力之製造地點,有望吸引更多外資。

川普在第一任期時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自2017年至2023年期間美國自馬國之進口以3.7%年複成長率(CAGR)增長,至於中國在這期間自馬國進口的成長率亦高達11.2%,對比自全球進口成長率為5.6%。

自美中貿易戰爆發以來,馬國批准的外人直接投資大幅成長,自2017年的540億馬幣(約133億美元),高漲3.5倍至去(2023)年的1,880億馬幣(約409.6億美元),本年亦繼續呈增長趨勢;截至今年上半年,批准的投資活動較去年同期增長18%至1,600億馬幣(約339億美元);其中750億馬幣(約158.9億美元)來自外國。

前述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馬國受惠於「中國+1」戰略,電子製造服務商(EMS)產業將受惠其中,而外人直接投資的增加也將使營建、工業、房地產等產業得利。馬國部分出口驅動型產業,包括傢俱、手套、科技、鋼鐵與鋁製品將受惠於美中進口需求增長。

另一方面,肯納格投行研究警告,川普可能扼殺前總統拜登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此舉恐削弱這個剛成型不久的多邊供應鏈協議。IPEF是以美國為首的貿易協定,旗下有包括馬國在內的14個成員國。由於馬國嚴重依賴電子電機產品出口,供應鏈中斷和出口多元化受限,將會增加貿易的不確定性。該投行認為,美中貿易戰雖可能改變全球投資流向,使馬國的出口收益維持在2018年水準,但若要保障其持續增長,馬國仍需擴大區域貿易夥伴關係,增強抵禦地緣政治變化之能力,並利用亞洲內部貿易聯盟。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