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中國大陸努力實現碳排放減排目標,新能源產業迎來新機遇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碳排放量在2020年已達到102.51億噸。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中國大陸在2005年“十一五規劃”中首次對節能減排提出要求,並逐漸取得成效。“十一五期間” 單位GDP的碳排放量從2.524千克/美元迅速下降至2010年的1.39千克/美元,2020年中國大陸單位GDP的碳排放量相當於2005年的四分之一左右,僅為0.653千克/美元。

2020年9月,中國大陸首次提出要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碳達峰和碳中和,這兩個概念實質都是針對碳排放量的一個目標概念,碳達峰是指在某一時刻,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碳中和是指在某一時刻,該地區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可以正負抵消,達到相對意義上的零排放。

中國大陸碳排放來源主要是由於傳統能源的使用,從1950年到2020年中國大陸碳排放來源占比的資料來看,煤炭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2020年,傳統三大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合計碳排放量分別占中國大陸碳排放來源的71.11%、14.93%和5.83%。因此為了減少碳排放,中國大陸政府在能源產業大力推進改革,傳統能源產業面臨挑戰,新能源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為了儘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中國大陸政府在傳統能源產業綠色發展的管控上近年來日趨嚴格,“去除過剩產能,推動產業綠色升級”成為了行業政策發展的主導。在中國大陸最新的“十四五”計畫中進一步提出要聚焦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加快壯大新能源產業。根據公開資料顯示,1980年到2020年以發電煤耗計算法口徑統計下中國大陸新能源消費占比從4%增長到了15.8%,增加了11.8個百分點。

此外,中國大陸能源局就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事項徵求意見中,明確提出了落實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2025年中國大陸風電、光伏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到16.5%左右;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實現碳中和,需要經濟社會全面轉向綠色低碳。一方面要控制碳源,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另一方面增加碳匯、發展碳捕集和封存技術等,實現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比如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水電等可再生能源,減少對石油、煤炭的以來;再比如增加土壤有機質,增加森林面積。

工業方面,要實現工業端的完全零碳排放,需要結合自然碳匯以及CCUS等負碳排放技術。短期來看,在這些技術實現突破性進展之前,提供工業端的能源使用效率、控制煤炭消費以及加快煤炭替代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電力方面,在發電結構中,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推廣與應用是直接導致碳排放下降的主力推手;交通方面,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將推進交通行業調整結構、推進技術創新和加強管理,在此背景下新業態會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建築業方面,面對建築行業的碳排放減排,發展綠色建築,比如光伏建築一體化是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