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開啟ICT新競局 - 五大新興技術 智慧應用翻轉想像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面對2019 年電子產業的衰退現況,2020年並不是沒有機會。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 最新提出的「2019 年新興技術發展週期報告」(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2019)提到的29 個新技術,可以歸納出5 大新興技術趨勢,當作台灣廠商推動技術創新的依據;另外,IDC 最新提出的「未來工作」(Future of Work;FoW)概念,也可作為發展智慧應用的新思維。

Gartner 的五大新興技術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 在2019 年新興技術發展週期報告(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9)公布29 項必須觀察的技術,並從中歸納出五大重點新興科技趨勢將創造並提供全新的體驗。企業若能善加利用,便能從新興數位生態系中獲益。

趨勢1》感測與行動力
「結合感測技術與人工智慧的機器,除了能更了解四周環境,也有足夠行動力及操控物件的能力。」Gartner 分析,對於物聯網(IoT)與其所蒐集的大量資料而言,感測技術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而擁有人工智慧的機器能獲取多樣化的洞察,並將這些資訊應用在各種情境。舉例而言,未來10 年利用AR 雲將可繪製3D 世界地圖,創造新的互動模式,進一步促生全新的商業模式,使企業得以藉由實體空間獲利。
Gartner 預期,使用感測及行動功能獲益的企業,可將下列幾種技術納入考量,包括3D 感測攝影機、AR 雲、輕型貨物運送無人機、載客無人機(flying autonomous vehicle), 以及Level 4 和Level 5 的自動駕駛技術。

趨勢2》擴增人類能力(augmented human)
Gartner 提到的第二項技術趨勢為:「擴增人類能力」。Gartner 分析,擴增人類能力技術的進展,讓人們的感知力和體能得以提升,成為人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打造具有特殊功能的義肢,超越人類自然的體能極限,提供超人般的能力。以擴增人類能力為重點的
新興技術包括生物晶片(biochip)、擬人化(personification)、擴增智慧(augmented intelligence)、情緒人工智慧(emotion AI)、沉浸式辦公室(immersive workspace)和生物科技如人工組織培養。

趨勢3》後傳統(postclassical)運算及通訊
Gartner 強調,數十年來,傳統的核心運算、通訊及整合技術已透過改善傳統架構而獲得重大進展。正如摩爾定律(Moore’s Law)所預測,中央處理器(CPU)速度越來越快、記憶體密度更高且吞吐量不斷增加。這些技術未來幾代將採用與目前完全不同的架構,不僅有全新的手法,也能透過漸進式改善帶來重大影響力。

「目前衛星數量仍較少,此技術還在發展初期,但未來幾年可能對社會及商業帶來重大影響。」Brian Burke 指出:企業應評估的技術包括5G、次世代記憶體、低地球軌道衛星系統和奈米級3D 列印。

趨勢4》數位生態系應用齊發
Gartner 接著提到,數位化已造成傳統價值鏈崩解,鑄造更強大、更具彈性與復原力的價值傳遞網路,不斷演變以創造更好的新產品及服務,在這樣的趨勢之下,數位生態系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在數位生態系之中,一群相互依存的參與者,包括企業、人與物件等,都將相互分享數位平台,來達成互惠的目的。於此之際,企業將把數位營運(DigitalOps)、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合成數據(synthetic data)、分散式網路(decentralized web) 和分散式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等,納入為考量的關鍵技術,進而衍生出數位生態系的相關商機。

趨勢5》先進人工智慧與分析技術
Gartner 當然也提到先進人工智慧與分析技術。Brian Burke 指出,包括延遲敏感度高如自動導航;易受網路中斷影響的遠端監控、自然語言處理NLP、臉部辨識;資料密集如影片分析等應用,都逐漸提高邊緣人工智慧的採用比例。值得追蹤的人工智慧與分析技術還包括:自適應機器學習(ML)、邊緣人工智慧、邊緣分析、可解釋性人工智慧(explainable AI)、人工智慧平台即服務(AI PaaS)、遷移學習(transfer learning)、生成對抗網路(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和圖形分析(graph analytics),這些都是企業接軌AI 不可忽略的重點技術。

IDC:未來工作概念的技術重點
掌握最新技術趨勢之後, 再從IDC 提出的新概念, 觀察未來潛在ICT 商機。繼五年前預測全球企業將進入數位轉型(DX, Digital Transformation)階段之後,最近IDC 又提出「未來工作」(Future of Work;FoW)概念,強調現今企業工作環境組成和過去已有相當大的轉變,千禧世代已成為企業工作主力,這個世代更重視行動性、多元文化、科技應用以及創新。而伴隨著新興科技與商業型態的改變,企業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FoW 將是下一階段全球企業發展重點項目。

IDC 研究發現,亞太地區現已有超過60%的企業,正在思考並建立FoW 的相關規畫,預估在2021 年,全球超過60%的G2000 企業,將會導入FoW概念,用以協助企業提升員工產能、工作體驗及企業競爭力。而為了達成FoW 的精神與規劃,未來包括行動裝置、智慧助理、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雲端應用、人工智慧(AI)及 物聯網(IoT)等將被大幅應用,以滿足企業對未來新型態辦公的需求。

IDC 強調,上述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在企業內部,有效幫助工作效率提升、資源整合利用、加速決策訂定;對企業外部的客戶經營,商業服務的維繫與開展亦有正面影響。總的來看,對即將在2020 年,超過一半的工作主力都將由千禧世代組成的亞太地區來說,唯有能打造靈活與創新FoW 環境的企業,才能吸引具備多元技能的人才,創造獨特競爭力。

顯然,不管是最新技術趨勢或是新工作概念,都將對ICT 科技帶來新的可能性,台灣必須透視這些新浪潮,才能在持續變革的智慧未來,站穩腳步,找到開啟新商機的關鍵之鑰。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