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共創生態圈 全球開跑 - 台灣電子產業 準備好了嗎?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資通訊科技以飛快的速度演進,產業競爭型態不斷轉變。20 年前,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促使產業競爭從企業對企業,走向產業鏈對產業鏈,如今進入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時代,產業競爭進一步走向生態系對生態系的競爭。於此之際,台灣電子產業如果還停留在舊有的供應鏈整合戰略模式,已經無法因應市場挑戰,迎向全新的智慧時代,企業必須以跨領域、跨科技、跨產業、跨國際的「價值共創」(Value Co-Creation)新思維,才能在新時代來臨時,成為贏家。

「價值共創」魚幫水水幫魚思維
其實,「價值共創」並不是新的名詞。早在21 世紀初,商業戰略專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 et al)就曾以「價值共創」競爭理論,強調企業必須走向以消費者共同創造價值的策略思維,與消費者開創共贏的未來。十幾年下來,「價值共創」理論廣泛受到探討。在台灣,成功大學企管系教授方世杰也專注於這個議題的討論,並且創辦「價值共創研究社群」(Value Co-create Community;VCC),提出「價值共創」思維,強調兩位以上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彼此透過聯合活動,擴大共同價值(common value),達到魚幫水,水幫魚的效益,就是價值共創。

如今,科技產業中提出共創理念的也大有人在。如一直宣揚「王道」精神的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呼籲台灣電子產業應該以共創思維,打造台灣的產業生態系。「台灣具有垂直分工的產業優勢,但缺乏整合平台,面對各式各樣急起直追的科技創新,產業刻不容緩的事情,是打造相互整合的競合平台。」施振榮在公開場合演講經常提到,在物聯網的大時代裡,台灣應具備「智聯網」(Internet of Beings;IoB)的概念,即以人為中心思維,將新科技導入城市發展,建構智慧城市,以及打造讓人才發揮創新價值的環境,並透過眾人加智,共同打拚,創造共贏的萬物智聯生態圈。

前工研院院長劉仲明也認為,隨著全球從ICT 跨入「系統」時代,包括5G、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等新技術,提高了創新服務的門檻,是以開放創新成為必要,而要做到最好的開放創新,產業必須擁有共創價值的新思維。

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也表示,有鑑於物聯網應用領域多樣、廣泛且市場碎片化的特質,科技公司與產業面臨的挑戰迥異於以往,因此研華把建立完整的產業價值鏈,視為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從IoT、AI 到5G 的共創
進一步從技術面觀察共創價值的發展脈絡。不管是2014 年IoT 浪潮來襲、2016 年引爆的人工智慧,或是今日正到風起雲湧的5G。每一個技術的到來,都使共創變得更為重要。依循這些科技浪潮,我國從政府到產業界,都積極推動創新整合,打造共融共和的科技創新方程式。

IoT 的共創融合
迎合IoT 浪潮,2016 年開始我國政府就以「創新矽島」為願景,並以「亞洲.矽谷」為產業政策方向,期能讓產官研善用台灣的資通訊產業優勢,加速升級轉型,推企業結盟打破藩籬,打造共榮共利發展模式,以利舒緩經濟困境,加速智慧城市願景落實。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添枝指出,未來有70% 的工作都會被AIoT 顛覆,面對這個大革命,科技產業勢必又要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典範轉移,臺灣產業升級轉型已勢在必行,而眼前最急迫的問題,就是如何將軟體、硬體與服務整合之後,接軌全世界。

AI 的民主化共創
繼IoT 之後的AI,更是這一波新科技典範轉移的關鍵技術。台灣產業必須懂得以AI 為基礎的價值共創,才能贏向智慧未來。「未來任何產業都將與AI 息息相關。」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昇瑋表示,這波AI 浪潮伴隨著「人工智慧民主化」(AI Democratization)趨勢而來,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AI 技術不應該只被某些跨國企業所壟斷,應該讓所有需要的人都有機會參與及使用。具體作法包括:各種深度學習開發工具及模型的開放源碼,以及各式最新核心技術的分享等。

陳昇瑋相信,受惠於AI 民主化趨勢,AI 技術發展在各領域將帶來無窮的機會,而這也正是台灣企業應該把握的契機,今日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的成立,便是奠基於相關人才缺乏的前提之上,希望人才不會成為台灣企業發展AI 的障礙。

5G 的顛覆融合
再看正全面展開的全球5G 賽局,台灣各界都必須以合作共創的思維,共同建立未來台灣在5G 產業的競爭優勢。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表示,5G 無線接取網路(Radio Access Network;RAN)技術因具備雲端化、虛擬化等特性,有利基地台介面開放及標準化,不再像傳統系統封閉,電信營運商將攜手第三方設備供應商,共同推動介面開放及標準化並搶攻市場,這將是台灣業者切入5G 市場的最佳機會點。

闕志克說明, 傳統無線接取網路技術因介面封閉,且通訊架構與市場大多被諾基亞(Nokia)、愛立信(Ericsson)、思科(Cisoc)等國際大型電信設備商所掌控,台灣廠商縱然有多年ODM/OEM 生產代工經驗,卻因面臨系統封閉、介面不統一等門檻挑戰,以致於總難以進入被國際大廠壟斷的基地台設備市場。如今,5G 雲端化、虛擬化的特質,使電信營運商積極順勢推動開放式、虛擬化的無線接取網路(Open vRAN),催生基地台介面開放與標準化浪潮。

目前營運商已攜手第三方設備供應商,打造具彈性且價格實惠的5G 網路系統,便可直接向製造業者購買設備,打破既有國際品牌大廠寡占壟斷的局面,藉此大幅降低高昂布建成本的壓力,進而引動相關訂單大挪移。

垂直產業+科技 加速跨領域合作
面對新科技帶來的新一波破壞創新,從製造、零售、物流、醫療、金融等各領域產業,都必須融合新科技,才能創新符合核心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與服務。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董事長陳清祥表示,近年來科技的快速發展,造成人與人、國與國、產業與產業間的界線逐漸模糊,因而企業之間的關係進入無疆界的競合時代:除了競爭關係,也存在著合作的可能。跨領域合作帶來了破壞式創新,以及有別以往的商業模式,企業更需探討如何在這樣的浪潮下,加速布局,從「知道」到「做到」,以因應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

綜觀來看,為了迎接IoT、AI 與5G 引爆的新一波產業典範轉移,建立價值共創的新思維,已經是全球科技大廠、台灣電子製造業、科技新創與各領域產業廠商們,迎向智慧未來的關鍵元素。相信唯有透過互利共贏的合作,才能為世界創造智慧的新價值。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