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中國業者大舉崛起 低階射頻元件競爭白熱化(1)
新電子徐瑋成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在行動通訊領域中,全球射頻元件市場主要由美系大廠主導,包含博通(Broadcom)、高通(Qualcomm)、思佳訊(Skyworks)、科沃(Qorvo)。日系大廠村田製作所(Murata)也在此一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不過,受到美國科技禁令影響,中國手機品牌廠正在大力推動射頻元件本土化,這也讓中國的射頻元件廠商逐漸嶄露頭角,並且在低階市場上斬獲不少。

5G毫米波成射頻大廠開發重點

高頻毫米波通訊(mmWave)預期為5G通訊未來發展重點,雖然現行5G市場以Sub-6GHz為主流,但mmWave可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與低延遲效益,更能實現5G通訊的本質。

邁入5G通訊後,射頻大廠除Sub-6GHz外,也投入mmWave產品開發,包含思佳訊與科沃皆有提供mmWave射頻產品開發,包含行動裝置以及5G mmWave基地台射頻產品。高通同樣在mmWave領域投入大量開發,在5G晶片研發上以同時達成Sub-6與mmWave為發展方向。

綜觀全球主要5G晶片發展,手機品牌中發展毫米波通訊的主要品牌如蘋果與三星,在mmWave主要發展的北美與日本市場,皆為採用高通基頻晶片(Modem)。尤其三星旗鑑手機以高通晶片為主,其支援mmWave的射頻產品同樣由高通所提供,蘋果則主要由思佳訊與博通供應。

在基頻晶片市場,非高通陣營如聯發科或紫光展銳,因市場主要面向中國大陸(以Sub-6為主),故mmWave研發腳步較高通緩慢。雖聯發科亦有推出mmWave晶片,目前有二線品牌Motorola採用,但Motorola推出mmWave手機較傾向於在北美市場試水溫的策略,而其射頻前端模組則由思佳訊供應。

除北美與日本市場外,如澳洲、印度等同樣為積極發展mmWave的地區,而固定無線接取(FWA)、擴增/虛擬實境等領域在未來重要性將逐漸提高,皆有利於加速mmWave的部署與覆蓋率。射頻大廠在投入mmWave的開發可兼顧未來的市場發展外,因mmWave相對的技術要求較高,同樣可驅動業者的技術開發,以增進其產品技術能量。

高通射頻市占穩步提升

邁向5G通訊後,全球行動通訊射頻產業產生變化,高通過往主要供應智慧型手機基頻晶片與收發器(Transceiver),雖然亦有供應射頻元件,但市場占比並不高。為爭取5G通訊市場商機,高通認知到射頻元件與模組為5G通訊競爭關鍵,因此將企業觸角擴張至射頻前端設計開發。

高通在行動通訊射頻市場的話語權漸增,主要原因有三項,分別為收購射頻業者強化競爭力、基頻至天線產品組合,以及行動處理器優勢。

從4G通訊邁向5G,除射頻元件的數量增加,且對模組化的要求進一步提高,而射頻元件欲發揮其功用,與基頻端整合至關重要,始能發揮高頻率傳輸功效。

挾著在手機應用處理器與基頻領域奠定的優勢,高通在手機射頻領域也已成為一方之霸。

綜觀一線射頻大廠,高通一路以來持續固守基頻業務,其他業者在早年多數因營運策略方針調整,或基頻業務呈現虧損,不得以放棄基頻業務發展。而行動處理器業者較無法在射頻市場與高通競爭的原因,其緣故為僅專注於基頻業務開發,無法如高通同時兼顧基頻與射頻的產品,故難以跨足至射頻領域。

綜觀整個行動通訊產業,基頻與射頻產品的結合有其重要性,且基頻研發較須仰賴多年的經驗累積。除基頻外,包含收發器以及因應傳輸量增大的封包追蹤技術(Envelope Tracking, ET)同樣為高通的發展強項。其他廠商在退出相關業務後,已與高通在經驗累積與技術研發上拉開差距,較難以複製高通的基頻結合射頻的整合優勢。

全球智慧型手機品牌的手機產品經常會搭載不同射頻廠商的射頻元件,一方面分散供應商,另一方面也創造零組件價格談判的籌碼。

五大射頻廠商中,以思佳訊為蘋果iPhone的主要供應商,依據2023年推出iPhone 15系列,蘋果除採用思佳訊射頻產品外,另有採用科沃與博通射頻產品,而基頻、收發器、封包追蹤採用高通。思佳訊2023年第3季中的行動領域射頻業務,近7成來自蘋果,對蘋果的依賴度極深。

韓系三星因目前旗艦/高階手機以搭載高通應用處理器(AP),其射頻產品主要以高通為主要供應來源,並搭配村田製作所供應。陸系手機業者則以採用科沃、思佳訊以及高通射頻產品為組合策略。

中國力推自主化 低階市場競爭轉趨激烈

射頻元件同樣為半導體產品,在美國出口禁令下,國際射頻大廠皆停止對華為的射頻元件出口。以思佳訊為例,過往華為屬於思佳訊前三大客戶,因華為殞落導致思佳訊喪失訂單,僅能增加對蘋果與三星的供應以彌補營收的損失。其他陸系手機業者因未在禁令管制名單內,其射頻產品仍由國際射頻大廠供應。

綜觀美國這4~5年來各階段的出口禁令與對中國大陸的制裁手段,尤其前兩波對於手機產業影響較深,並造成供應鏈的重塑,而近期一波的AI晶片禁令,受影響的廠商較聚焦於如英特爾、輝達、超微(AMD)等設計生產圖形處理器的廠商,其管制範圍尚未波及至手機行動處理器。

美國出口禁令持續擴大管制範圍與提升管制強度,此舉除將影響產業鏈供應動向,已加劇中國大陸與陸系品牌實現本土化生產的腳步。

除華為外,因應美國出口禁令,OVX在低階機種中或部分的射頻零組件,如功率放大器(PA))採用如卓勝微、唯捷創芯、慧智微等廠商供應。華為與陸系手機業者帶動下,陸系射頻業者已逐漸穩固如4G手機與5G低階手機的射頻市場。

中國手機品牌採用國產化射頻的同時,亦間接侵蝕傳統射頻大廠的部分市占。傳統五大射頻廠雖有技術優勢,在射頻市場與陸系射頻廠有明顯的市場區隔(主攻旗艦/高階,且多為模組化產品),惟在手機市場逐漸飽和,成長動能逐漸緩解,為穩固在射頻市場的占比與兼顧營收成長,低階市場逐漸成為傳統射頻大廠爭逐之地。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