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人工智慧(AI)浪潮下所帶來新科技的好處並非利益均霑,創新科技生產者必得其利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AI浪潮帶動各國巨額資金投入,然人工智慧之興起究竟將使何人受益,引發關注並將影響未來政府政策與資金流向,華爾街日報對此進行分析報導摘述如下:

一、傳統經濟學家所持使用者受惠觀點頗受質疑:經濟學家一直認爲,1990年代的新科技風潮是由科技使用者獲得好處而非製造者,然數據顯示並非如此,在1990年代以來之數十年間數位工具對提昇美國生產力貢獻很小,顯示使用者並未明顯受惠。

二、此波AI新科技風潮中,創新科技生產者與其推手已然受惠:若將研發生產創新科技視爲廣義之生產商,則衆家AI科技生產商包括新創企業、爲AI研發提供資金與資源之科技龍頭廠商、先期資金投資人皆已得利,如去年推出ChatGPT機器人之新創公司OpenAI,為AI發展投入大量資源之軟體巨頭和晶圓厰商Nvidia等。

三、領先的新科技使用者將成為行業中之潛在贏家:如飛機製造商Airbus率先使用AI預測飛機之維修需求,信用卡公司Visa和Master則是利用AI以預防和檢測欺詐行為,由於投資人認同彼等率先使用新科技,取得技術領先優勢,其預期效益已領先反映於股價。

四、智庫認爲政府應將資金投注於扶植獎勵創新科技生產而非工廠製造,俾自其中獲取最大效益:針對拜登政府以《降低通膨法案》和《晶圓法案》釋出7,000億美元補貼與獎勵半導體、電動汽車及再生能源等產業政策,批評人士認爲,國家政策重點應著重開發生產新技術,再由市場貿易決定製造商。智庫指出,對涉及個人電腦,光纖和網路等科技產品,製造地點實為無足輕重之因素。

五、從新科技獲益沒有捷徑,務必進行生產:經濟成長乃為不斷曡加技術升級,擴大商業規模的過程,美國高科技之所以領先全球乃因不斷推陳研發新技術,透過科技的代代累積形成利基而不是僅僅坐享其成使用新科技。矽谷自蘋果等的“重型科技”生產商伊始,至Alphabet等“軟科技”廠商承續,至今仍是當今科技發展重心,即惟有推陳創新技術方能掌握經濟成長命脈。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