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德國化工業難見曙光,企業虧損將進一步惡化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9月14日報導,德國化學產業協會(Verband der Chemischen Industrie e.V.,VCI)於13日發表產業景氣報告,坦言化工產品需求持續疲軟,整個產業仍深陷經營危機之中。報告稱,由於景氣低迷且前景不明,數月來客戶購買力道明顯大幅縮減。禍不單行的是,廠商去年為避免大幅漲價而大舉提前採購的原物料,現因需求不振堆滿庫房。此外企業仍繼續承擔昂貴的能源成本。基於成本考量,德國化工產業在第2季度持續減產,目前還看不到產業復甦的跡象。

報告指出,化工產業數月來營收不斷下滑。今年4至6月,整體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下降15%,產量則減少8%。其中,德國國內市場的表現尤其低迷,營業額下挫超過20%,而海外市場則降低近11%。若不計算相對穩定的製藥部門,化工產品產出甚至下跌14.2%,工廠的平均產能利用率僅為77.3%,低於正常水準之85%。VCI預計下半年的營運環境恐進一步惡化,預估全年產量將衰退8%,如果不包括製藥業務,則可能會縮減11%。

值得欣慰的是,化工產業第2季度就業人數穩定在47.7萬人,由於專業技工短缺,多數企業仍希望留住員工,因此尚未出現大規模裁員。但沉重的成本壓力導致某些企業正考慮,對生產極度耗能產品之工廠,採取暫時停產、凍結招聘或縮短工時因應。部分企業則已經宣布永久關閉德國工廠,並將產線轉移至國外。生產外移恐成為德國化工產業的求生之路。

信貸保險公司Allianz Trade資深經濟學家Jasmin Gröschl警告,化學及金屬工業占德國工業產值的約20%,並創造16%的就業人口,且上開產業重視研發,較其他產業更具創新能力。若能源密集型產業持續外流,勢將嚴重打擊德國已經疲弱的經濟。VCI主席Markus Steilemann為此再次呼籲,政府應提供產業具國際競爭力的電價及鬆綁管制。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