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歐洲及德國汽車產業復甦低於預期,恐陷入停滯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歐洲汽車製造業復甦速度較預期緩慢。據統計,2023年1到5月,德製汽車產量比2019年同期減少約50萬輛,衰退比例近20%。與新冠疫情爆發前相比,歐洲汽車工業大幅萎縮,發展恐陷入停滯。

汽車製造商面臨的市場環境在幾年間發生急遽轉變。在2020至2022年間,由於新冠疫情封鎖及半導體、零配件(如:線束)的短缺,導致汽車生產放緩、供應不足。不過,汽車製造商得以提高車價,並透過短時工政策來彌補生產損失,供應鏈經過數年來的調整,現已大致恢復。相較之下,2023年汽車製造業原本預期將強勁復甦,但如今卻面臨停滯危機。

主因是需求問題,特別是純電動車款。Skoda汽車經銷商兼德國汽車貿易中央協會(ZDK)副理事長Thomas Peckruhn警告,德國電動車新訂單比上年減少約30%到50%,情況適用於所有的汽車製造商。目前汽車註冊數量雖暫維持,但未能反映實際的市場情況,估計最晚於2023年第4季問題就會浮現。汽車製造商中也首見恐慌不安,福斯(VW)品牌負責人在與集團經理人的視訊會議中表示「福斯品牌的未來岌岌可危」。2023年前5個月,VW的歐洲汽車產量比2019年同期減少22%。同時負責福斯ID.3、ID.4、ID.5及奧迪Q4 E-Tron與Cupra Born等車款組裝的Zwickau廠房,兩條裝配線中其中1條的第3批輪班作業已因訂單減少而取消。

據知情人士透露,VW位於薩克森邦的Zwickau廠房,擁有近11,000名員工,包含為擴大電動汽車發展的臨時聘雇員工2,700名。其中540人將在來年獲得續聘,其餘人的未來則前途未卜。此外,頂級車商也受到影響。如BMW品牌汽車,產量相較於新冠疫情前降幅逾10%。至Mercedes汽車產量的下滑更是明顯:2019年1到5月歐洲產量約627,000輛,其中逾484,000輛汽車在德國工廠製造,而4年後的歐洲產量降至434,000輛,跌幅超過30%;德國產量也減少140,000輛,降至343,000輛。

此外,自2023年9月1日起,德國將中止對商業客戶的電動車補貼,亦引起汽車製造商及經銷商的關注。因迄今為止,購車補貼是促成電動車需求的最大推動力。倘無補貼,電動車電價高昂,與柴油車相比恐乏人問津,預期出現延長舊車駕駛時間的「哈瓦那效應(Havanna-Effekt)」。高通膨、飆升利率及日益昂貴的汽車等皆抑制市場需求,ZDK副理事長Peckruhn認為將無法再恢復到新冠疫情爆發前的360萬輛汽車的銷售水準。

特斯拉(Tesla)與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在歐洲的野心也讓傳統汽車製造商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VW、BMW及Mercedes等在歐洲的市場未來岌岌可危。儘管目前名爵(MG)、比亞迪(BYD)或蔚來(Nio)等中國製造商尚未在歐洲設立任何工廠,只有特斯拉的暢銷品牌Model Y在德國生產。

據德國某大型供應商預測,2027年將有500到700萬輛中國電動車在歐盟及英國註冊,數量甚至上估達800萬,這等同歐洲多出10家工廠參與競爭。德國製造商的問題是轉型落後,電動車銷量雖有增加,但仍無法彌補傳統內燃引擎汽車銷量的下滑。2019年1月至5月間,在歐洲註冊的VW新燃油汽車近770,000輛,2023年同期,此一數字略低於 445,000輛,減少約42%。而Mercedes內燃機汽車註冊量甚至下降近50%。

鑒此,VW、BMW及Mercedes的實際銷量不僅未顯著增加,汽車研究中心(Center Automotive Research,簡稱CAR)主任Ferdinand Dudenhöfferg甚至預計,未來數月電動汽車的成長將大幅放緩,2024年也不排除市占率下降的可能性。例如:福斯MEB平臺上的電動汽車訂單(核心品牌ID 系列、隸屬Skoda品牌下的Enyaq、Cupra Born,及奧迪Q4 E-Tron均基於該平臺)比預期低30%至70%,VW則不願對此發表評論。

整體而言,VW集團希望2023年銷售950萬輛汽車,比一年前增加100萬輛,惟到2023年年中為止的汽車銷量為440萬輛,較預期少了數十萬輛。另雖然Tesla及中國品牌以低價搶攻車市,VW仍拒絕對電動車打折 - 至少官方說法如此。但無論如何,以往漫長的交貨時間正在消失,甚至車商也悄悄開始降低租賃費率,如甫於2023年初上市的奧迪電動車款SUV Q8 E-Tron,僅德國的汽車租賃網站(Leasingmarkt.de)上就有約100種的即時報價,情況可見一斑。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