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英國半導體策略重點放在晶片設計及化合物半導體等優勢領域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英國政府於今年5月19日發布其新半導體策略,承諾將在十年內挹注該產業10億英鎊。先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晶片短缺,世界各國開始認知到發展自身半導體產業的重要,並降低對台灣晶片半導體的倚賴。美國已宣佈在未來五年將提供530億美元的補貼和稅收減免,以提振國內企業並吸引來自亞洲的先進晶片製造商。歐盟也承諾提供430億歐元的支持,其他國家也相繼發佈自己的支出計劃。相較之下,英國的半導體策略補助顯的微乎其微。總部位於英國劍橋的Paragraf晶片公司負責人Simon Thomas表示,10億英鎊甚至不足以支付一個現代晶圓廠的成本。

惟英國政府進退兩難。目前英國政府的目標是扶植英國的晶片產業,降低供應鏈中斷的風險並加強國家安全。然而,其也意識到無法指望與美國和中國這樣的超大型經濟體的消費能力相匹敵。晶片產業高度全球化,並且充滿高科技瓶頸,以至於即使是超級大國也無法在其境內控制整個供應鏈。英國的發展策略傾向於更便宜的干預措施,即為研發投入更多資金,並將重點放在晶片設計及化合物半導體等優勢領域。

業界部份人士認為政府低調的做法是有道理的。晶片產業諮詢公司Future Horizons的負責人Malcolm Penn指出,目前全球範圍內對該產業的補貼浪潮每年約為500億美元,幾乎佔該產業資本支出的一半。渠表示,這筆巨額資金有可能導致產能長期過剩,最終讓國有工廠陷入困境,政府低調務實的作法可能比與超級大國在補助資源上較勁更為明智。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