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儘管美國國會討論以關稅限制中國太陽能產品在美國市場佔有率,惟預計中國佔率仍將激增。
最新數據顯示,雖然美國採取行動嘗試限制中國太陽能產品在美國市場領先地位,但中國仍保持在美國太陽能市場的占有率,顯示美國本地供應商取代中國生產商的難度。
美國政府及國會正研究如何最有效降低美國對中國太陽能產業的依賴,兩黨議員正推動更嚴格的太陽能板關稅措施。然而,根據PV Tech分析,隨著整體太陽能板銷售量激增,中國太陽能板製造商本年將在美國銷售更多產品,使其市場占有率從去年的42%增加到45%,接近17 百萬瓦(Gigawatts)。
本年5月初,美國商務部在進行一年調查後,將最終判決中國太陽能板製造商是否以經由4個東南亞國家出口產品來規避美國對其太陽能板課徵關稅。2022年12月的初步調查結果的確發現一些類似規避行為。如果調查屬實,美國商務部將對來自這些國家的一些產品課實施課徵最高250%的新關稅。
然而,這些新關稅不會立即生效,在2022年6月,拜登總統宣布此類關稅暫緩2年徵收,以迎合美國太陽能製造商的要求,後者稱其營運將因這些關稅而將受損。PV Tech估計,美國約40%的太陽能板供應將受到關稅的影響。
但現在,美國參眾兩院共和黨議員正推動一項決議以推翻拜登總統的暫緩2年徵稅令,從而保護美國公司免受中國非公平貿易行動的影響,部分民主黨籍議員亦表示支持。太陽能專家指出,該決議很可能在參眾兩院通過。
另一方面,太陽能產業資深主管及其他美國會民主黨議員則在遊說反對該決議,稱推翻暫緩2年徵稅令將使美國太陽能板進口商面臨高達10億美元的追溯關稅(retroactive duties),造成太陽能板成本增加及一些計畫被取消。
除課徵關稅外,美國仍採取其他行動來對抗中國太陽能產品的進口,並鼓勵購買美國本地產品。這些措施,再加上疫情期間的航運瓶頸(shipping bottlenecks)及美國太陽能開發商尋找代替供應來源的行動,共同削弱中國領先地位。
PV Tech表示,中國管理的太陽能板製造商於2020年在美國市場占有率為64%,其中大部分是從東南亞轉運出口。中國太陽能電池生產商能夠保住在美國的領先地位的原因如下:它們一直快速改變商業模式、轉移地點、並採取其他措施,以確保銷售量能夠維持下去。中國公司通常都能夠趕在任何政策變化之前回應,而且一直都準備好B計畫,也非常擅長因應貿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