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歐洲力圖翻轉半導體產業劣勢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本(4)月19日報導,自新冠疫情引發晶片短缺危機以來,歐洲警覺其產業脆弱性,因此下定決心急起直追,欲設法翻轉歐陸半導體製造之落後局面。日前歐盟甫批准去(2022)年提出的晶片法案( Chips Act)將於近期生效,盼能藉此挽回產業優勢,在2030年前將其全球半導體市場佔有率翻倍提高為20%,並在歐洲本土生產最先進高效之半導體。

報導指出,全球半導體市場預計將在2030年前增長一倍,達1兆3000億美元。近數十年來,晶片製造與封裝之重心早已大量轉移至亞洲,美國則引領晶片設計;由於其應用廣泛之策略重要性,半導體亦成為美中全球爭霸戰之核心。

歐洲重振半導體產業將以三大支柱為中心:1.先進晶片的研發創新,擬專注在最小或量子晶片及其他技術突破;2.大幅增加歐洲晶圓廠數量,以生產先進晶片;3.加強歐洲國家合作聯盟,如建立市場監督機制或戰略存量等,有效管理及預防產業危機重演,合力實現共同目標。

半導體產業對歐洲地緣政治利益至為重要,前開計畫之實行亦多艱鉅考驗,歐洲雖在研發與創新方面仍有領先,但在半導體產業鏈中,其製造與組裝之市場佔有率分別只有 9%與 4%,幾乎完全仰賴三星或台積電等巨頭進口;在當前地緣政治背景下,此雙頭壟斷的依賴引起擔憂,歐洲盼允各國政府挹注充分資金以吸引企業。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