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目前,全球PCB製造企業主要分佈在中國大陸、臺灣、日韓、東南亞、美國和歐洲等區域。其中,中國大陸已發展成為全球PCB產業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占全球產能比例超過一半。近年來伴隨著國際局勢的不斷變化,為應對地緣zz帶來的不確定性,部分客戶希望將訂單從中國大陸轉移。
最新消息,據公開資料顯示,包括滬電股份、奧士康、中京電子、四會富仕、中富電路、明陽電路、勝宏科技在內的一大批PCB企業紛紛計畫在泰國、越南等地建廠,PCB產業向東南亞轉移的趨勢已現。
據報導,A股PCB上市公司中富電路正在積極籌備泰國工廠,其總經理王先鋒在公開會議上表示,到泰國投資主要是基於客戶的需求,從2年前就有想法。另一方面也是回應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的需求,希望更多的企業走出去,在海外形成產業配套的規模和環境,影響海外投資的原物料運輸問題,未來3~5年將會有一個改變。
勝宏科技也在籌畫於東南亞投資建廠。在近期召開的股東大會上,勝宏科技向媒體透露,公司已經在越南等地有過詳細的考察,在那邊建廠也主要是為海外客戶做配套,公司出口的比例達到了60%以上,客戶也在往外走,在那邊建廠也可以減少一些地緣的影響,從而帶來市場增量。
明陽電路董事長張佩珂就曾在公開會議上表示,明陽電路是以國際化為戰略方向,到東南亞國家投資,是公司全球戰略佈局的舉措。從人員、物流、產業鏈、地緣優勢等方面考慮,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可作為東南亞投資佈局的重點考慮國家。綜合考慮運輸成本等各項因素,泰國、馬來西亞優勢較為突出。
另外,蘋果PCB供應商臻鼎董事長沈慶芳表示,組裝很好移動,但PCB不容易移動,投資很大之外,環保水電等都要考慮,必須從經濟行為上來評估這事情,蘋果至今未要求臻鼎到中國大陸以外設立生產基地,對臻鼎來說不是非得馬上動,但長期來說會評估,而且臻鼎四年前已經到印度設置後段模組廠。臻鼎總經理李定轉也表示,目前現有客戶對生產基地在大陸還可以接受,但未來會需要非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這是不可避免的。
據相關機構最新資料梳理,計畫在泰國投資設廠或已經在泰國落地的PCB企業已經超過20家,包括CMK、Fujikura、Mektec、三菱瓦斯等日系廠商,欣興、定穎、台虹、台耀、聯茂、華通、匯和、泰鼎、敬鵬、競國等台系廠商,以及滬電股份、奧士康、中京電子、四會富仕、中富電路、明陽電路、勝宏科技等內資廠商。
自2022下半年以來,伴隨著當地產業配套不斷完善,A股上市PCB企業赴泰國投資建廠的趨勢更甚。
早在2022年6月7日,滬電股份就發佈公告稱,公司擬設立泰國子公司,在泰國新建生產基地。
滬電股份表示,公司海外客戶普遍關注並加強地緣區域風險分散戰略的實施,採取措施降低供應鏈中的物流和產能風險。泰國作為新興市場經濟體,具備土地、廠房、人力、稅收方面的成本比較優勢,近年來亦承接了較多的印製電路板產能轉移,相關產業鏈配套也不斷得到完善,可以較好滿足公司建設生產基地的需要。
2022年12月19日,奧士康也發佈公告稱,為了更好的滿足國際客戶的訂單需求,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服務能力,公司擬投資不超過人民幣12億元建設泰國生產基地。
2022年12月23日,中京電子發佈公告稱,公司擬在泰國投資新建印製電路板(PCB)生產基地,主要產品為高密度多層板(MLB)和高密度互連板(HDI),重點應用領域包括汽車電子、電腦與網路通信等。該專案計畫投資金額不超過5.5億元。
2023年2月20日,四會富仕發佈公告稱,因業務發展和增加海外生產基地佈局的需要,在對海外低成本地區及電子資訊產業鏈較健全地區充分調研評估的基礎上,公司積極回應並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決議在泰國投資新建生產基地,計畫投資金額不超過人民幣5億元。
外界認為,由於單一生產基地抵禦風險的能力太弱,構建多元化產業佈局已經成為全球PCB產業趨勢,而擁有勞動力成本優勢的東南亞,已經成為PCB廠商轉移的重點。相對其他東南亞國家,泰國方面,卻是生產單面板/雙層板及多層板等傳統PCB產品廠商展開東南亞投資佈局的首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