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中國全國規模工業企業利潤下降22.9%,涉及半導體行業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1—2月份,中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872.1億元,同比下降22.9%(按可比口徑計算)。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中國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49.1億元,同比下降17.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719.0億元,下降19.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61.3億元,下降35.7%;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59.3億元,下降19.9%。


 
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華強微電子整理
1—2月份,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5837.8億元,下降32.6%。
1—2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10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個行業減虧,28個行業下降,2個行業由盈轉虧。其中與半導體、電子等相關行業利潤情況如下: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0.2%,專用設備製造業下降8.9%,汽車製造業下降41.7%,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下降56.6%,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下降77.1%。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30萬億元,同比下降1.3%;發生營業成本16.38萬億元,下降0.2%;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60%,同比下降1.29個百分點。


 
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華強微電子整理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86元,同比增加0.90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8.51元,同比增加0.20元。



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華強微電子整理
這或與半導體行業不景氣息息相關。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資料,2022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為5735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了3.2%,與2021年的26.2%相比顯著放緩。
此前資料顯示,前15大半導體供應商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收入比在2022年第三季度下降了14%。降幅最大的是記憶體公司,下降了25%。非記憶體公司下跌9%。15家公司中有4家的收入略有增長,增幅從0.1%到2.4%不等,分別是英偉達(Nvidia)、AMD、意法半導體和ADI。
2023年第一季度,頂級公司的前景普遍黯淡。半導體行業通常在每年第一季度疲軟,但大多數公司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將弱于正常水準。
從全年半導體宏觀市場來看,機構資料顯示,全球半導體市場於2022年下半年比上半年下滑10%,2023年第一季度預計比2022年第四季度下降約10%,因此202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下滑不可避免,下降的嚴重程度取決於2023年復蘇何時開始。Gartner、IC Insights、WSTS和EY預計下降的幅度在4%到5%之間,這意味著從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健康復蘇。
不過,Objective Analysis則預計2023年將下降19%。他們預計DRAM市場將下降45%,終端市場緩慢增長。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預測202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下滑12%。


 
來源:外媒
最新消息,據多家韓媒援引NH投資證券表述稱,三星正在進行實質減產。從部分測試和零部件廠商處知悉,2023年第一季度三星訂單數量減少30%以上。NH投資證券分析師指出,與競爭對手相比,三星DRAM庫存水位高達21周,恐怕不得不增加減產力道。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