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市調機構TrendForce在最新報告中指出,2022年第四季度前十大晶圓代工產值面對十四個季度以來首度衰退,季減4.7%,約335.3億美元,且面對傳統淡季及大環境的不確定性,預期2023年第一季度跌幅更大。
3月15日消息,據TrendForce的調查顯示,雖終端品牌客戶自2022年第二季起便開始陸續啟動庫存修正,但是由於晶圓代工位於產業鏈上游,加上部分長期合約難以迅速調整,因此除部分二、三線晶圓代工業者能因應客戶需求變化,即時反應進行調整,當中又以八英寸廠較明顯,其餘業者產能利用率修正自去年第四季起才較為明顯,使2022年第四季前十大晶圓代工產值經歷十四個季度以來首度衰退,環比減少4.7%,約335.3億美元,而且面對傳統淡季及大環境之不確定性,預計2023年第一季跌幅更深。
從廠商的排名上看,台積電199.6億美元的營收排名第一,季減1%,但市占率上升到近六成;三星排名第二,三星有部分iPhone和Android新機零元件拉貨動能,能稍微抵銷客戶修正幅度與先進制程訂單流失之缺口,第四季度營收達到53.9億美元,季減3.5%;聯電排名第三,其第四季度產能利用率與晶圓出貨量齊跌,營收約為21.7億美元,季減12.7%。
中國大陸廠商方面,中芯國際以16.2億美元的營收排名第五,季減15%,各終端營收又以智慧家居與消費電子領域衰退最劇。TrendForce指出,儘管中芯國際已祭出約20~30%降價優惠試圖激勵客戶投片,但考量中m關係摩擦帶來的風險,成效並不明顯,今年第一季產能利用率及營收恐再因此收斂;華虹集團排名第六,營收為8.8億美元,季減26.5%,結束過去兩年逐季成長的走勢。
具體分析來看,旺季不旺以及客戶庫存修正,持續影響第四季各家業者營收表現。台積電儘管有iPhone和Android新機備貨需求支撐,第4季營收仍然環比減少1.0%,大約199.6億美元,市占率則會上升到近6成,主要是2、3線的晶圓代工廠商受客戶庫存修正衝擊相對比較大,讓台積電有機會拿下更多市占。
由於三星擁部分iPhone、Android新機零部件拉貨動能,稍微抵消客戶修正幅度與先進制程訂單流失的缺口,第四季營收環比減少約3.5%,達53.9億美元。據悉,三星7nm(含)以下先進制程客戶高通(Qualcomm)、英偉達(NVIDIA)旗艦新品轉單出走,但尚無量體相當的新客戶填補產能,將導致三星2023全年先進制程產能利用率約60%處低迷水位,2023年營收成長動力恐不足。
聯電第四季產能利用率與晶圓出貨量齊跌,營收約21.7億美元,環比減少12.7%,其中十二英寸與八英寸各制程相較2022年第三季均呈現衰退,又以八英寸0.35/0.25um制程下滑最劇烈,環比減少幅高達47%。
反觀格芯受惠於晶圓平均銷售單價、產品組合優化與非晶圓相關收入增加,第四季營收仍環比增長1.3%,達21.0億美元,是唯一營收正成長的業者,市占率也上升到6.2%。
中芯國際的晶圓出貨量與銷售單價一齊跌,第4季營收環比減少15.0%,約16.2億美元,各終端營收又以智慧家庭與消費性電子領域衰退最劇。此外,儘管中芯國際也已通過降價優惠試圖激勵客戶投片,但成效相對並不明顯,今年第一季的產能利用率以及營收恐怕再因此收斂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晶合集成落榜,短期內則較難重返,第4季第10名由東部高科遞補;原先排行第九高塔半導體在特殊制程類比晶片需求較穩健,歐陸客戶訂單支援等情況下,擠下世界先進,位居第8位名;世界先進受到面板產業與消費終端需求下行衝擊,掉至第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