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據標普全球(S&P Global)於本(2023)年3月1日發布的「東協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報告顯示,新加坡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在2023年2月下跌至49.7,係過去3個月來第2次出現萎縮(註:指數高於50顯示製造業處於擴張,低於50則代表萎縮)。雖新加坡製造業營業環境僅稍微惡化,但與過去一年半的強勁成長比較,落差極大。
二、依據上述報告,整體東協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連續17個月擴張至51.5,係因產量強勁上升。東協製造業產出增速創下4個月新高,新訂單連續兩個月上漲,增速亦加快。由於產量上升,東協製造業者自2022年10月以來首次增聘人力。
三、投入價格通膨率大致符合長期平均值,使業者成本壓力有所緩解。同時,東協製造業產出價格升幅減緩至13個月來新低,但因海外新企業數量減縮,國際市場對東協產品需求仍疲弱。
四、7個東協國家中,除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萎縮外,其餘5國皆取得成長。馬來西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在2023年2月下跌至48.4,已連續兩個月在東協國家中表現最差,但萎縮幅度為4個月來最小。表現最好者為泰國,前述指數上升至54.8,係有紀錄以來第二快。菲律賓增速稍微放緩至52.75,但與其過去紀錄比較,製造業表現依然強勁。印尼及越南則稍微上升至51.2。緬甸則擺脫連續9個月萎縮窘境,2023年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1.1。
五、標普全球經濟分析師Maryam Baluch指出,上述數據顯示,整體東協製造業在2023年2月表現良好,但市場情緒仍因全球整體經濟情況相對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