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據新加坡貿工部(MTI)於本(2023)年2月13日發布的「2022年第4季及全年經濟調查報告」指出,星國2022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為2.1%,低於2022年第3季的4%。2022年全年經濟則大幅放緩至成長3.6%,低於2021年的8.9%(註:該部將2022年2月發布的成長率7.6%調高至8.9%)。2022年經濟成長主要由批發貿易、製造及其他服務等產業推動。
二、上述報告指出,儘管中國較預期更快解除邊境管制措施,外部需求前景略有改善,但全球經濟更廣泛地放緩,預期將使新加坡經濟成長受限,因此,新加坡貿工部維持2023年全年經濟成長預估為0.5%至2.5%。
三、新加坡貿工部常任秘書林明亮就星國經濟前景表示,2023年星國外部需求僅稍微改善,尤其是中國經濟成長因防疫限制鬆綁有所起色,改善區域經濟體成長前景。預期國際航空旅遊業復甦步伐將加速,有望提振航空交通、住宿及娛樂暨休閒等產業。但全球經濟依然充滿不確定因素,包括多數已開發經濟體緊縮金融條件衝擊全球成長、俄烏戰爭可能進一步惡化及主要大國政治局勢緊張等。
四、針對星國貨幣政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副局長Edward Robinson指出,目前貨幣政策仍適用,因近期通膨趨勢稍微符合預期。星國自2021年10月起已連續5次緊縮貨幣政策,所帶來累積效應,將使通膨放緩。該局維持2023年全年整體通膨率預估介於5.5%至6.5%。
五、新加坡華僑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林秀心認為,倘未來數月中國消費者提高對商品及服務需求,將有利於東協地區成長。但可能不足以抵消美國、歐盟及英國等主要經濟體需求放緩的衝擊。半導體業需求疲軟態勢可能持續至2023年下半年,使電子業及製造業成長前景面臨壓力。另俄烏戰爭及中美關係緊張持續,使地緣政治局勢不穩定,尤其近期發生疑似間諜氣球事件,中美關係再度惡化,促使美國商務部將更多中國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由於製造業和電子業持續低迷,新加坡2023年第1季經濟表現可能進一步惡化,預估全年經濟成長將低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