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工部本(2)月15日公布數據顯示,本(2023)年1月商品進口與出口連續第2個月出現萎縮,其中出口衰退6.5%至329.1億美元,主要係緊縮貨幣政策與高通膨導致已開發經濟體需求放緩;進口衰退3.6%至506.6億美元,主要由於政府限制非必需品進口、國內需求疲軟及大宗商品價格放緩加上黃金進口大幅下降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結果,貿易逆差177.5億美元,為一年來最低水平。黃金是造成印度經常帳赤字主要原因之一,在外部需求風險上升情況下,印度政府限制黃金等非必需品進口,因此黃金進口下降70.7%,至 6.97億美元。
商工部商務部門次長Sunil Barthwal表示,進口下降是一個好消息,表明「印度製造」計畫取得成功。2022年4月至本年1月,印度出口成長8.5%至3,692.5億美元,進口成長21%至6,022億美元,儘管全球逆風強勁,印度政府對成長趨勢持樂觀態度,預估本(2022-23)財年整體出口(商品加服務)成長17.33%,出口成長主要動力是服務業,持續以30%成長。ICRA首席經濟學家Aditi Nayar表示,較低的石油進口費用拉低印度貿易逆差,這將有助於減少經常帳赤字,雖然經常帳將在本年度第2季(7~9月)達到高峰,但預計將在第3季與第4季依次放緩。
本年1月,印度30個產業類別中的19個出口出現萎縮,出口下降主要項目(增減幅度)為珠寶(-19.28%)、藥品(-2.62%)、化學品(-4.57%)、機械產品(-9.8%)與成衣(-3.48%),成長產品包括電子產品(+55.54%)與石油產品(+8%)。核心出口(非石油及非珠寶)1月份下降8.12%至253.5 億美元,核心進口萎縮4%,至335.6億美元。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FIEO)主席A Sakthivel表示,儘管未來幾個月將充滿挑戰,除非全球經濟成長與地緣政治形勢大幅改善,但印度將很容易超過上一年出口目標,達到4,400~4,450億美元,成長超過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