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在7日的發布會,正式對揭露如何運用ChatGPT,重塑未來的搜尋體驗,介紹了使用同款AI技術Bing搜尋引擎新版本,以及利用AI加入新功能的Edge瀏覽器,試圖從稱霸搜尋引擎及瀏覽器市場的Google手中奪走更多市場。
「AI將顛覆每個軟體領域,並從最大的類別──搜尋──開始。」微軟董事長兼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發表會上宣佈,他們在今天推出了運用AI強化的Bing跟Edge,幫助人們能夠從網路和搜尋功能中得到更多收穫。
鍵入「關鍵字」得到「搜尋結果」,網路搜索的模式數十年沒有重大改變,但現在這種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用戶的需求,納德拉指出,全球每天約有100億次的搜尋,但他們估計其中半數沒有得到理想的答案,這是因為搜尋功能雖然適合查詢網站,卻難以協助用戶回應更複雜的問題或任務。
「比賽將從今天開始,我們會向前快速邁進。」納德拉表示,「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搜尋領域能再次有許多有趣的創新,現在已經是時候了。」
微軟發表導入ChatGPT技術的Bing搜尋引擎:能排旅遊行程、比較餐廳電視
微軟認為導入Bing及Edge的AI將扮演「副駕駛」的角色,協助用戶在廣大的網路世界找到所需的資訊。在微軟的示範中,用戶能夠利用「新Bing」和聊天機器人對話,向他詢問餐廳選擇,請他幫你安排一個大略的旅遊行程,甚至能夠生成墨西哥藝術家的傳記簡介,比較新電視的功能等等。
根據《The Verge》報導,微軟指出新Bing導入的AI技術是由升級版的GPT 3.5提供支持,稱之為「普羅米修斯模型」,聲稱這比ChatGPT背後的GPT 3.5更強大,能夠以最新的資訊回應問題,並提供更完善的註解功能。
目前新Bing還沒有完全對外開放,用戶只能在電腦版上詢問預設的問題,必須註冊參與排隊,才能在未來完全解鎖其AI功能。
目前搜尋引擎市場幾乎由Google所把持,根據流量分析網站SimilarWeb的資料,Google搜尋引擎在全球擁有超過90%的市占率,而微軟的Bing雖然堪稱第二名,仍只有不到3.2%的市場,微軟勢必想利用這次搜尋引擎的「典範轉移」,吃下更多搜尋引擎市場。
另外,微軟也在其瀏覽器Edge中添加了兩項AI功能「聊天」及「撰寫」。 用戶能利用聊天功能請AI為財務報表、文章做出摘要或總結,讓你能夠更快速、便利的消化文件內容,而撰寫功能則可以在一定的指示下,協助用戶生成電子郵件或社群網站上的貼文 。
擔憂聊天機器人吐出不當內容,微軟承諾傾全力防範假消息、歧視言論
不過對微軟這樣的科技巨頭來說,能夠自動生成內容的聊天機器人一直是個不定時炸彈,一旦涵蓋到不準確的資訊,或者受到有心人士的刻意引導,都可能導致假消息的散播,或者說出極端言論。
尤其微軟過去在推特上實驗的聊天機器人Tay,在短短一天內就被網友調教成種族主義者而被迫下架,對這方面的體悟可說更為沉重。OpenAI執行長奧特曼也在發表會上表示,OpenAI和微軟在推出這項技術時非常謹慎,有採取防範措施確保Bing不會產生攻擊性的內容。
微軟也在部落格中提到,他們的團隊正在努力解決假消息和錯誤資料的問題,同時會根據他們的AI原則防止歧視性或有害的內容,聲稱將運用AI生態系的全部力量,從研究人員、工程師到政策專家,幫助他們開發新的方法降低風險。「我們在確保AI安全佈署上有著深切的責任感。」奧特曼表示。
ChatGPT成本高昂,微軟計畫下半年推出更多商業應用
且除了推出導入ChatGPT相關技術的Bing及Edge,微軟還打算進一步將這項AI技術使用在更多商業層面,發揮ChatGPT的更多潛力。外媒《CNBC》披露,微軟有意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相關工具,讓客戶能夠自行開發類似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
在微軟的設想中,他們將能夠為公司、學校、政府的大型機構提供更先進的聊天機器人技術,同時改善ChatGPT只能回應2021年前資訊的弱點,同時還能像在Bing或Edge導入的版本一樣,在回應中引用特定的資料來源。
ChatGPT的營運成本高昂,先前OpenAI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曾透露,ChatGPT每回答一次問題的成本高達數美分,換句話說光是服務目前每月高達1億的用戶,成本就少說數百萬美元,也因此微軟及OpenAI都積極想為ChatGPT尋找變現方式,開拓更多的應用空間。
目前AI搜尋技術的競爭正在白熱化,剛好搶在微軟發布的前一天,Google也發表了自行研發的聊天機器人Bard,執行長皮蔡(Sundar Pichai)預告它將在未來幾週到幾個月內正式對外公開。
資料來源:The Verge、華爾街日報、CNBC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