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市占率持續提升!中國國產工業機器人市占率將達到32%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導語: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雖然目前仍有70%產品來自進口,但過去幾年中內資品牌市占率持續提升,其中,工業機器人板塊預計今年市占率達32%,相較四年前增長5個百分點。過往,汽車、3C行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占比接近60%,去年新能源行業成為最大的需求拉力,鋰電、光伏、以及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汽車整車行業需求增速上行。此外,半導體、物流倉儲等領域需求也有一定增長。
在第二十三屆瑞銀大中華研討會上,瑞銀證券中國機械行業分析師王斐麗表示,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雖然目前仍有70%產品來自進口,但在中美貿易、疫情等疊加因素影響下,過去幾年中內資品牌市占率持續提升。其中,工業機器人板塊預計今年市占率達32%,相較四年前增長5個百分點。
她提到,去年工業自動化進口替代持續的核心原因,在於許多海外品牌受到供應鏈短缺的負面影響,交貨週期遠長於內資品牌。內資品牌牢牢抓住了機會,拿下較多市占率。今年供應鏈問題有所緩解,整體競爭可能較去年有所加劇,但整體來看,內資品牌產品品質不斷提升,供應鏈管理非常優秀,整體的性價比也更有優勢。
上述情況從另一方面也能佐證。據報導顯示,上月,高工機器人董事長張小飛博士在2022高工機器人年會介紹,預計202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整體銷量將達30.3萬台,估算較上年度的26.13萬台增長約16%,較上年近54%的全年增速有較大下滑。中國國產企業工業機器人銷量達13.2萬台,同比增速高於行業整體水準,中國國產企業市占率保持在約40%的水準。
最新資料顯示,從趨勢來看,去年工業機器人整體銷售水準呈低開平走趨勢。去年前十個月,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36.26萬套,同比下降3.2%,不過10月份產量3.9萬套,同比增速達14.4%,明顯好于全年平均水準。據悉,上半年區域性封鎖與供應鏈緊張,導致機器人嘗試出現交付問題,不過下游採購預算仍保留較大空間,供應鏈問題解決後,需求端有望拉升。
從下游行業來看,過往,汽車、3C行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占比接近60%,去年新能源行業成為最大的需求拉力,鋰電、光伏、以及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汽車整車行業需求增速上行。此外,半導體、物流倉儲等領域需求也有一定增長。傳統的主力下游3C行業明顯下行,金屬加工、家電、食品飲料等行業需求增速也有所下滑。
與下游市場變化相對應,在汽車、新能源市場的牽引下,各類大負載機器人需求增長。去年上半年中大負載六軸機器人市場份額首次突破30%,高速度、大負載的SCARA機器人需求也有所增長。而因3C行業下行等因素的影響,小六軸機器人市場同比下滑明顯;並聯機器人市場則遭食品飲料、日化行業拖累。
對此,有專業機構也提示,當前國外機器人企業在供應鏈方面存在小缺口,導致交期拉長,中國國產汽車主機廠也在尋求供應鏈的安全,在當下時間點可能會接納中國國產重載機器人,中國國產重載機器人迎來短暫視窗期。目前,埃斯頓、埃夫特等中國廠商已推出了130kg以上的重負載新品,參與大負載機器人領域競爭。
展望來年,據相關機器人研究機構觀點,預計202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增速在20%至25%左右,這一預期綜合了今年各家機器人訂單積壓情況以及對下游行業的需求判斷,行業整體復蘇式的“大爆發”已經漸行漸遠。
另外,從下游需求來看,新能源行業仍然是行業最大的增量來源,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占比有望突破20%。除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光伏以外,儲能電池行業的發力有望進一步增加新能源行業的厚度。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