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德國企業破產家數上升,但專家認為情勢尚不足慮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能源價格爆漲、創紀錄的通貨膨脹、消費者購買力下降,致許多企業營銷大受影響,甚至瀕臨破產邊緣。無論是衛生紙生產商(Hakle)、鞋類零售商(Görtz),或是百貨公司集團(Galeria Karstadt Kaufhof),2022年的破產重組案例名單上,不乏許多知名品牌。

根據信貸機構Creditreform的估計,到2022年底,德國約有14,700家公司 - 大多數是最多擁有10名員工的小公司 - 將進入破產法院審理程序;破產企業家數比2021年約增加4%。該機構經濟研究部門主管Patrik-Ludwig Hantzsch解釋,持續的通貨膨脹、不斷上升的利率與能源成本,以及日益激烈的競爭形勢,正危及企業的實質生存。缺乏安全保障計畫及困難的經濟情勢,尤令中小企業受到影響。由於2022年有更多大型企業破產,估計將有175,000人工作受到影響,明顯超過上年的141,000人。但同期間,損失金額則從2021年的最高紀錄510億歐元降至360億歐元。據Creditreform與許多其他市場專家觀察,2023年企業破產數量可能進一步增加:2021年至2022年的增幅雖不大,但恐是企業破產加速惡化的前奏。

根據官方數據,在仍受新冠疫情嚴重影響的2021年,德國計有13,993起公司破產案件,為自1999年引入現行破產法以來之最低紀錄。這與德國為避免新冠疫情限制引發企業破產浪潮,以例外情況暫時中止企業申請破產有關,2021年夏季德國西部萊茵河流域因洪災氾濫而遭受損失的公司也援引適用。

不過,Creditreform 分析,近年來破產案件的減少並不是企業財務越來越健康,主要是受惠於國家援助措施,使得企業破產未爆彈延後爆發的矛盾結果,而近來能源危機可能會令數字終於恢復正常。根據資訊服務業者Crif今年11月中公布的分析報告,德國現有逾30萬家企業存在財務問題,自2022年3月以來增加15.6%。

信用保險公司安聯貿易(Allianz Trade)在10月份的一項研究中估計,德國政府迄今為止的援助措施已令2,600家公司免於破產,惟專家警告,如果能源危機進一步惡化,經濟衰退比先前預期的更嚴重,目前緩解破產浪潮的措施將不足,且企業破產風險會明顯提高。

儘管如此,德國經濟迄今表現優於預期,2022年第3季經濟產值比上季成長0.4%。德國破產管理人及受託人專業協會(VID)也認為,數月來企業申請破產案件增幅和緩,數量尚不致成為長期強勁成長的指標,年底的企業破產案件增加也並不罕見。

Creditreform強調:與過往相比,目前德國的企業破產家數仍處於非常低的水準。2009年約有近33,000家公司破產。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