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金融領域法規變更管理成為監理科技下一波趨勢應用
68楊秉哲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因應國際法規變動頻繁,內外法令規範比對主題在金融領域的需求持續攀升,已驅動監理科技生態發展出「法規變更管理」(Regulatory Change Management, RCM)之解決方案生態,值得金融機構及金融科技相關業者留意。

技術發展背景

根據英國調研機構公司Burnmark研究顯示,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國際間監理規則持續變更增加,到2020年前監管報告總量暴增至3億頁以上,而現階段大部分金融機構與監理機構都仍依賴人工處理偵測外部法規變更。面對監理規則的沉重負擔,目前在金融領域除了由英國率先投入機器可執行監理報告(Machine Executable Regulatory Reporting, MER)之前瞻研發外,現在全球已有部分金融機構與監理機構投入法規變更管理之服務研發。

技術介紹與應用現況

法規變更管理服務之基礎技術原理主要分成四階段的流程,第一階段先由網路爬蟲持續不間斷偵測國內外各監理機關發布之公開文件內容是否有變動;一旦偵測到變動,爬蟲服務即通知到第二階段文本分析技術執行,服務主要以自然語言理解(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NLU)技術以及文字探勘技術偵測新增或調整的文字內容段落,顯示與舊版本比較之差異,這個階段目前仍仰賴專業法遵人員在技術訓練階段時針對法規內容進行標註。

第三階段則是將比較後的版本連同可能的建議(如:偵測需因應變動內規之權責部門)通知金融機構之法遵部門,再由人工做最終的判定。上述三階段之運作一旦累積足夠之資料量,便可以導入第四階段,透過機器學習或人工智慧之訓練,將整個法規變更管理流程智慧化與自動化。

 

資料來源:本文作者繪製

圖1、 法規變更管理服務流程

目前業界較知名的應用案例是由澳洲聯邦銀行(The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CBA)、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FCA)、荷蘭安智銀行(ING Bank)以及美國金融科技新創Ascent Technologies共同合作,將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指令修訂版(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 II, MiFID II)近150萬個法規段落以NLU技術分析後拆解成法遵人員可閱讀的建議。根據CBA統計,過往需花6個月完成的工作,透過技術處理僅需2週即可完成,準確度經過人工驗證達到95%,為法規變動管理服務的研發注入強心劑。

未來展望與挑戰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IFAC)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於2018年發布調查報告顯示,當今主要國家監理機構與大型金融機構每年花費在法規變動偵測與修改成本超過7800億美金,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龐大人工處理成本將驅動國際金融科技業者持續投入解決方案之研發。臺灣法規因為繁體中文語法與語意本質具高複雜度,國際解決方案未必能適用,更凸顯投入發展之必要性。

 參考資料來源

1. burnmark (Ed.)(2020). Regtech for Regulatory Change.

2. ING & CBA use Ascent in Successful MiFID II Pilot | Ascent (ascentregtech.com) 

3. Fragmented Financial Regulation: A $780 Billion Tax on the Global Economy | IFAC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