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CES重返實體展! 2022科技產業趨勢鎖定AI、元宇宙,最大挑戰在供應鏈
數位時代高敬原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被視為科技產業風向球的CES大展,在2022年重返實體展,然而過程一波三折,受到變種病毒Omicron影響,包括Google、Meta、亞馬遜、AMD等多家大廠,都宣布退出實體展,在開展前夕,主辦單位還因防疫考量,將展期縮短一天。

《數位時代》團隊前進CES 2022,現場觀察跟往年相比,展會的人潮、氛圍確實冷清許多,主辦單位CES消費者技術協會(CTA)市場調研總裁Steve Koening表示,在疫情的衝擊下,能夠重返實體展,依舊讓人感到開心。

在後疫情時代,即便世界互動的方式出現變化,人們關注新科技趨勢的渴望,依舊不變,CES 2022有三大趨勢、一大挑戰,值得關注。

趨勢一:數位服務需求大增

過去兩年,疫情加速許多服務、產業走向數位化,以及產品的升級,Steve Koening觀察,人們為了追求更好的體驗,願意投入更多金錢的。

這些體驗包括硬體跟軟體,比方說,疫情下待在家裡時間變多,為了追求更好的家庭娛樂感受,根據CTA統計,4K 超高清電視在美國家庭的滲透率,從2020年的 36%成長到2021年的52%。

來源:高敬原

此外,根據統計,全球每人平均訂閱的數位服務有八個,包括常見的數位串流平台、遊戲、外送、健康飲食規劃到線上課程等等都有。數量也隨著年齡層不同有所差異,Steve Koening表示,在他團隊中的千禧世代成員,訂閱10多個服務都是很常見的。

其中,Netflix、Prime Video、Disney+以及Apple TV+,這類影音串流類別成長尤其強勁,據 CTA 研究,預估到了 2022 年,影音串流媒體服務的支出,將來到470億美元,比 2021 年成長 7%。

趨勢二:更深度的AI應用、聯網裝置

過去談人工智慧(AI),對一般人來說總顯得有些遙遠,Steve Koening認為接下來,人們會更接受AI出現在生活周遭。

比方說,AI可以更精準的協助農作物栽種,在適合的時機插秧、收成、偵測疾病;AI也能檢視個人的開銷、喜好,給出更精準的消費建議;甚至藝術創作、法律諮詢、家庭清潔都能透過AI的判斷,給出更精準的建議。

在數位醫療方面,像是智慧手錶、手環這類的穿戴裝置,過去總強調能夠蒐集個人健康數據,並分享給醫療機構,做出更精準醫療判斷,對一般消費者來說,這些裝置總顯得不夠好看,Steve Koening表示,這些穿戴裝置不只會更聰明,重點是會變得更好看,「路人甚至不會注意到你正戴著這些裝置,卻又可以協助讓身體更健康。」

在交通方面,除了談了許多的電動車,AI的發展也讓自駕車技術更成熟了。根據統計,CES 2020之後鎖定自駕車技術發展的新創,成長規模高達30%,今年也有超過200家自動駕駛相關業者參展。

像是這次獲得CES大會Innovation Award的台灣新創麥迪創人工智能(Mindtronic AI),就是做自駕車系統軟體,具備AI深度學習功能,可以透過裝在汽車儀表板前的鏡頭,判斷駕駛的精神狀態,提升駕車安全。

趨勢三:元宇宙

最後,還有近期熱門的「元宇宙(metaverse)」,Steve Koening認為,雖然元宇宙沉浸式的虛擬體驗,還是被許多人看成是一個buzzword(時髦用語),「不過元宇宙未來,其實比你我想像的更靠近。」

像是結合實境、虛擬環境,以及人機互動設備的延展實境(XR),未來兩年,就有許多被看好能夠真實落地的應用,例如虛擬會議、工廠內部的數位分身、沉浸式設計、行銷等等。

挑戰:供應鏈問題

未來世界依舊充滿挑戰,最棘手的就是供應鏈問題,關鍵的零組件若無法即時送達,許多科技產品都無法推出,「中小型企業受到的衝擊尤其大。」Steve Koening說。

像是過去一年全球短缺的晶片,讓許多配備高科技功能的汽車無法出貨,包括台積電、Inrtel、三星等半導體廠商,都計畫擴增投資與產能。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統計,全球晶片的產量將在2022年成長16%。

來源:高敬原

Steve Koening預測,5G的應用在2022年大幅增加,並且會有更多消費性應用的出現,將與AI串起整個數位經濟的基礎,以雲端作為基礎的公司、服務也會增加,更虛擬、聰明以及高度聯網的未來生活,已經近在咫尺。但如果供應鏈問題無法有效解決,將全面影響全球數位經濟的發展速度。

責任編輯:侯品如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