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法媒半導體系列報導:英特爾- 不慎失足的天才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本(8)月18日半導體專題系列(六之三)報導美商英特爾在晶片產業自崛起稱霸到跌落寶座,謹摘譯如下 :

全球處理器巨頭美商英特爾1968年創設於矽谷誕生前夕的山景城(Mountain View),近 40 年來一直是微型電腦( microco mputer)執行 Windows系統晶片的最大供應商,其霸主地位正受到亞洲競爭對手的挑戰。新冠疫情造成全球晶片短缺,為呼應美國總統拜登今春行政命令,英特爾新任執行長Pat Gelsinger決定在美國境內提高微處理器產量,並於3 月 23日承諾在亞利桑那州新建兩座晶圓廠,估計總投資金額達 200 億美元,可創造6千個工作機會,誓言守護該公司處理器技術開發、半導體製造與全球矽晶供應之龍頭地位。

目前英特爾在美國境內已有4座晶圓廠,在愛爾蘭與以色列亦有設廠,另位於聖克拉拉(Santa Clara)的總部亦宣布與 IBM 合作,攜手精進微處理器之製造與效能,目標與拜登政府願景異曲同工:一方面為目前亞洲主導的市場提供西方替代選項,另一方面則可避免晶片荒再現,保障國家安全與經濟生計。

英特爾貴為半導體產業技術的發明者,於 1971 年首度推出商用微處理器,公司名稱「Intel」即INTegrated(積體) Electronics(電子)兩字首組成,隨個人電腦問世,主導70 與80 年代之電子電路市場。卻面臨英商ARM設計公司與日俱增的威脅,ARM提供設計委由南韓三星和台灣台積電代工,隨後並供智慧手機裝配。儘管英特爾試圖搶攻平板電腦與智慧手機市場,可惜落敗;而ARM卻逐步在筆記電腦市場取得一席之地,英特爾的大餅亦遭搶食,之後每況愈下,面臨產業新星即其本身代工公司台積電與宿敵AMD瓜分市場,當對手已量產更小更強的5至7奈米微處理器,英特爾的技術卻在10奈米製程停滯不前,雖已宣布新一代7奈米將於2023年推出,但顯然遠遠落後對手的3奈米製程。目前亞洲供應全球75%的晶片,而美商市佔率跌至12 %。

缺乏競爭力的技術落後導致英特爾與蘋果拆夥,結束雙方15年的合作關係,蘋果將改用自家處理器,以提高效能與電池持久力。儘管帳面上英特爾僅損失3% 左右的營收,但技術領先形象卻受重挫。G執行長對未來產能銷路仍充滿信心,不乏其他重量級目標客戶,如 亞馬遜、谷歌、微軟和高通(Qualcomm)。惟當前中美角力愈演愈烈,亞洲供應商均在北京虎視眈眈的區域勢力範圍內,英特爾必須立即重振旗鼓,刻不容緩,以及早帶領美國擺脫對亞洲的依賴。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