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TOCC查詢個資落實能強化數位防疫成效
CTimes陳復霞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因應近日衛福部立桃園醫院發生COVID-19疫情變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強化醫療院所門禁管制措施,除了進入醫療院所的訪客及人員須全程配戴口罩,進行體溫量測等健康監測,並落實手部衛生。每日訪客探視(病)從固定2個時段限縮為1個時段,且每名住院病人每次以至多2名訪客、陪病者(含照顧服務員)以1名為原則,住院病房訪客及陪病者採實聯制登記,落實詢問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及是否群聚(Cluster),並可利用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查詢相關資料。唯有TOCC執行確實,才能夠真正的落實監測檢疫,儘快地發現、隔離和提升防疫成效。

至於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者,於管理期間勿至醫院陪(探)病。但居家隔離/檢疫第1天(含)以後且無症狀者,或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無症狀者,可依「開放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申請規定」採檢陰性後探病。此外,指揮中心建議民眾以視訊或電話方式取代實地探視,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陪(探)病,減少被感染的風險。若必須實地探視,則應配合實聯制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

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含外包人員)也應穿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至於醫療機構相關管理規定,將視疫情發展滾動式修正調整相關措施。為因應COVID-19疫情發展提前部署且做有效的防範措施,醫療機構積極運用智慧科技來輔助提升防疫成效是必要的,除了運用軟硬體設備及資訊系統來加強防範,如何讓醫療機構的服務系統銜接科技技術產生多元整合效益,達到數位防疫的成效,而自動化、即時化和智慧化也將成為現今醫療設備所面臨的莫大挑戰。

民眾在出入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生活消費、觀展觀賽、教育學習、休閒娛樂、宗教祭祀及洽公機構等高感染傳播風險的八大類場域,由於不容易保持社交距離,以及近距離接觸到不特定的對象,因此必須提高警覺,確實戴好口罩,並維持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習慣,才能夠避免感染風險的機率。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