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新冠疫情導致全球貿易量出現歷史性的下滑可能重塑全球貿易情勢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新冠疫情危機導致全球貿易量出現歷史性的下滑,儘管近期出現反彈徵兆,惟疫情過後全球貿易情勢將可能被重塑。因新冠疫情爆發後各國採取防疫封鎖措施中斷國際空運和海運,導致消費品貿易和投資受到衝擊。全球貿易量於本年春季大幅下滑,跌幅創20年來新高。近期雖有跨境貨物流通出現反彈的徵兆,惟預計新冠疫情造成的巨大經濟和社會混亂將重塑全球貿易情勢。

全球貿易在此次疫情前,就因貿易局勢緊張和新施加的關稅而呈現疲軟。新冠疫情除造成運輸中斷外,也使遍布世界各地且驅動著全球三分之一貿易量的供應鏈受到考驗。目前部分國家因擔憂新冠疫情暴發後國內醫療物資短缺,刻正提倡設立貿易障礙,並主張把製造業遷回國內,可能在後新冠時代引起世界貿易的再平衡。

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表示,截至6月份跨境貨物流動較本年第一季下降12.5%,超過全球金融海嘯時對貿易的打擊。中國係首個為抗疫實施封鎖措施的主要經濟體,也率先結束封鎖,因此出口在第一季雖下降7.7%,第二季即反彈並成長2.4%。在第一季的大部分時間中美國和歐元區都處於封鎖狀態,出口分別下降24.8%和19.2%。

根據德國統計機構資料,6月份德國對中國的商品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5.4%,惟德國對美國的出口下降20.7%,因美國當時始鬆綁抗疫封鎖且消費者對重回商店購物仍保持警惕,企業亦不敢貿然投資。在進口面亦有相同情形,德國自中國的進口較去(108)年6月增長20%,從美國的進口減少17.4%。
6月份全球貿易量成長7.6%,5月份和4月份則分別下降1.1%和12.3%。鑑於第二季全球貿易出現反彈,且根據最近海運貨物量和製造商公布的出口訂單,推測第三季貿易量將可能回升。有跡象表明貿易量正在迅速反彈,德國萊布尼茨經濟研究所和航運經濟與物流研究所編撰的裝箱運輸指標在7月份大幅上升,接近上年同期數值。美國和德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調查報告顯示,8月份出口訂單大幅上升,其中美國製造商的新出口訂單創下2014年9月以來的最大增幅。

貿易量要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阻礙貿易量復甦的因素之一是運輸。企業在向遠端客戶銷售產品時,傾向用空運方式運送體積較小而價值較高的產品,惟鑑於各國對人員跨境流動的限制仍然存在,甚至可以自由流動的人員也因疫情考量而不願意進行商務旅行,航空業客戶因此大幅減少,並導致許多航班繼續停飛。另為大型消費品公司提供貨運服務的Xeneta公司估計,海運量仍比疫情前低約10%,反映出全球需求依然低迷。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