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印度製造甜嗎?鴻海、緯創、和碩上車後,蘋果全球2大最佳供應商新日興、可成怎麼說?
數位時代王郁倫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印度正大力爭搶中國世界工廠地位,蘋果跟三星帶著供應鏈搶在激勵方案關門前申請落地,除組裝廠鴻海、緯創、和碩到位,蘋果評鑑的最佳供應商的可成、新日興怎說?

中印兩國衝突,爭搶世界工廠地位,政府各自祭出高額補貼扶植供應鏈,不同的是,中國扶植的是中國供應鏈,而印度則向蘋果與三星等手機巨頭招手,要拉他們的產業鏈落地,鴻海、和碩、緯創搶在獎勵優惠關門前已上車,允諾除印度內需,還會組裝外銷,印度正在磨刀霍霍要拿下「世界工廠」封號。

「蘋果和三星,印度用吸引人的政策歡迎你們!現在可以擴張你在印度的影響力。」印度科技部長Ravi Shankar Prasad上週末召開記者會,宣佈實施半年左右的生產獎勵方案(Production-Linked Incentive Scheme),獎勵金額相當65億美元,該申請方案在7月31日截止,獎勵方案關門前夕,台灣三大代工廠鴻海、和碩、緯創都已遞交出申請書。

這項獎勵計畫主要是鼓勵業者新增加的3C銷售,若來自印度在地製造生產,可以給予企業營收6%財務獎勵,這個獎勵從2019~2020年為基準點起算,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不只是要內需,還要出口。

印度宣佈,這項獎勵方案總計獲得22家印度本土及海外代工廠參與計畫,目標未來5年內產值上看1,530億美元,其中包含出口約佔60%。科技部官員Ravi Shankar Prasad表示,預計參與業者總投資金額達1,100億盧比(14.63億美元),可以創造120萬印度人就業機會。

這22家申請業者中,除蘋果的三大代工廠:鴻海、和碩、緯創,還有三星的代工廠,本土業者有Dixon Lava與Micromax,另外零組件業者AT&S、Ascent Circuits,、Visicon、Walsin、Sahasra、Vitesco and Neolync,零件產值預計達59.84億美元。

台灣三大代工廠印度落地,精密金屬供應鏈觀望

台灣電子代工巨頭動起來了,但供應鏈呢?

蘋果年度評鑑全球「最佳供應商」的兩家製造廠商分別是可成跟新日興,兩家都屬金屬精密加工,分別負責iPhone、Macbook及AirPods等重要產品零件,但被問及是否去印度設廠?負責人洪水樹跟呂勝男都搖頭,似乎早被詢問,也已評估過,但目前沒有行動。

呂勝男則聽到是否去印度設廠?立刻答:「我們零件很精密,是藝術品等級!」他解釋,新日興的產品是在一個小空間內擠入70~100個零件,累積公差達三到四倍,必須靠高精密度才能解,若到當地要訓練個10年才能有成績,現在到底是空運便宜還是在地製造便宜?

當然理論上「客戶在哪裡,有需要,新日興就到哪裡去,但投資有未來式,」呂勝男分析,空運一斤才幾十元成本,但若現在設廠帶一票台幹過去,在當地重複買一台上億元的設備製造,使製造成本倍增,到底當地生產還能便宜嗎?

但台灣缺工問題嚴重,眼下新日興台灣還缺1成人力,相當300人找不齊,缺人又缺電,台電不時跳電一下,新日興產線上的物品損失就幾十萬,台灣的條件限制也讓根留台灣的新日興傷透腦筋,「我們有到其他地方調查人力資訊,也問了技術管理人員有無意願到那邊去,或當地人員有沒有辦法做,這樣才可能選擇新廠地。」呂勝男最後說。

可成董座洪水樹則說,機殼雖屬於下游組裝,但技術含量較高,且印度、東南亞等地受限人才、配套供應鏈不完整,現階段不夠成熟到可承接金屬機殼訂單,但他也認同,未來在地生產是10年內製造業發展重點。

但台商即便不馬上去印度,中國製造擴張也面臨壓力。中美貿易戰、印中關係衝突,再加上中國10年緩漲的人力工資已經達臨界點⋯⋯都讓全球供應鏈必須重新思考,「我們在中國找研磨老師傅月薪9萬元的都有,」呂勝男透露,當中國工資居高不下,中國製造恐怕早已不甜。

印度拉攏外商蘋果、三星,中國扶植在地製造與品牌

印度政府期望藉由拉攏「蘋果」跟「三星」兩大手機巨頭(合計市占率6成),將其供應鏈從中國連根拔來印度重植,這兩大品牌也看上印度龐大的市場潛力,由於現今過半市場由中國手機品牌把持,這次正好是「去紅」的機會。

印度科技部也透露,不排斥任何國家供應鏈申請獎勵方案,但目前為止22家申請業者中,沒有任何中國業者,而該申請方案從今年初開始已到7月31日結束。

《印度時報》更在上週末透露,一家蘋果代工廠正計畫將6條產線從中國遷移到印度生產,預計將生產50億美元價值的iPhone出口,一年內將聘用55,000萬名產線員工,除手機,也計畫生產平板跟筆電、桌機電腦。

外電也指出,鴻海計劃投資10億美元,在泰米爾納德邦州(Tamil Nadu state)擴建組裝iPhone的工廠,傳去年鴻海已在印度組裝iPhone11,而緯創先前組裝低階iPhone SE,但即將展開中高階手機組裝製造。

三星更是早已洞燭先機,今年8月宣佈關閉蘇州電腦工廠,但早在2018年就已關深圳與天津廠,2019年關惠州手機工廠,現在三星在中國已無下游組裝產能,撤退的速度比蘋果陣營更快。

不只是三星跟蘋果看上這個市場,Facebook及Google也積極搶進印度,投資當地Reliance Jio電信商,就是看好其推出的低價Android智慧手機加速當地普及率,可以率先爭取最大市占。

在蘋果及三星點頭下,印度正善用拉力(獎勵政策及市場誘因)及推力(對手中國的工資成本,在地化政策),廣招供應鏈落地,即便最末端供應鏈仍要5年到10年才能齊全到位,但可以預見是,印度這個龐大的市場正在複製20年前的中國經驗,用誘人的補貼向製造業招手,而台商正逐水草而居展開20年以來最大遷徙。

責任編輯:蕭閔云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